鄂伦春,又称“俄伦春”、“毕拉尔干”、“奇勒尔”等,含义为“住 在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鹿的人们”。因此,在历史典籍中,曾将鄂伦春 与达翰尔、鄂温克等民族统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
黑龙江省的鄂伦春人大都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绵亘的塔河、呼 玛、爱珲、逊克、嘉荫等地。从省城哈尔滨乘车北上,可直抵大兴安岭脚下 的鄂伦春族住地;然后,沿黑龙江泛舟东下,即可遍访黑龙江沿岸和小兴安 岭脚下的鄂伦春人。
如果你来到鄂伦春族中间,听到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唱起悠美动听的 山歌《赞达温》,你会被他们舒展、明亮的歌声所感染。但如果你坐在猎户 的“仙人柱”或“木刻楞”住房里,听年长的老人那悲壮、哀伤的“摩苏昆” 长篇讲唱时,你又会沉浸在鄂伦春族那艰苦卓绝的历史回忆之中。“摩苏昆” 鄂伦春语,意为讲唱故事,是一种大段铺排、边讲边唱的民间艺术形式。每 当茶余饭后或劳动休息的空闲,人们便聚在一起,围坐一圈,听年长的前辈、 能歌善舞的艺人、当年出色的猎手“莫日根”或者萨满讲唱属于鄂伦春自己 民族的历史传说和生活故事。
“摩苏昆”讲唱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形象生动,感人至深;再加上配 有曲调的演唱和维妙维肖的语言描摹,使得听者与讲唱者融为一体,如醉如 痴。比如《英雄格帕欠》,讲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鱼之子格帕欠,如何在 死去的抱子胸腔和喜鹊的帮助下走遍山林,寻找宝马和武器,又与几位英雄 莫日根比武结拜,最后同心协力战胜凶神恶煞般的魔鬼——犸猊,救出母亲, 重建美好家园的感人事迹,令入兴奋不已,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此外,像《双飞鸟的传说》、《雅林觉罕和额勒黑汗》、《诺努兰》、《阿尔旦滚滚蝶》、《鹿的传说》等流传已久的篇目,都通过讲唱忠贞的爱 情、苦难的生活和动物的传奇等长篇故事,再现了鄂伦春民族的历史文化风 采和精湛、独特的艺术品格。因此,鄂伦春族的“摩苏昆”与赫哲族的。“伊 玛堪”共同被称做中国北方渔猎民族传流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受到国内 外民族和文化学者们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