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民歌内容极为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分为山歌、调子两大类。山歌,指在山野田间演唱的歌曲,分为“上路山歌”和“花花山歌(又叫跑马山歌)”两大类。“上路山歌”是传统山歌,是布朗人几千年来创作、提炼、加工、完善起来并且代代相传的山歌套路。共有《盘古本》、《盘天河》、《盘花名》、《盘菜名》、《造大船》(又名鲁班山歌)、《盘药名》、《要礼物》、《甲子山歌》共八路,是布朗族历史文化的活标本。
布朗族舞蹈分 “跳会”与“打歌”两种。“跳会”是二月十五供观音所跳的一种舞蹈,祭祀完观音菩萨之后,到寨子的“丹契”(领头)家围着火堆跳舞。“打歌”套路很多,有“"跺脚歌”、“七步歌”、“踢脚歌”等,也有模仿动物形态而编制的“阉鸡摆尾”、“黄鼠狼掏蜂子”等舞蹈,共有十多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打歌”逐渐形成群众性和经常性,成了口授民族历史,身传歌舞知识以及男女谈情说爱选择配偶的最好方式。正如打歌调中唱到的“青菜籽,白菜籽,打歌要找小伙子;青菜秧,白菜秧,打歌要找小姑娘。”所以,凡是遇到喜事打歌更是不可少,有“打歌打到太阳出,一碗稀饭两块肉”之说。
布朗人有对歌的习俗,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喜事,歌手们相聚一起,一问一答,各显身手。往往通宵达旦、甚至持续数日,歌词大多是即兴而作。有叙事歌、爱情歌、劳动歌(盖房歌、摘棉花歌等)、风俗歌(结婚歌、迎客歌、回家歌、焰火歌、生产节令歌、丧事歌)、宗教歌、儿童歌等。
乐器:布朗族的乐器和傣族基本相同。吹奏乐器有芦笙、米箫;弹拨乐器有玎、口簧、小三弦;打击乐器有象脚鼓、镲等。布朗族芦笙与苗族芦笙不同,用14枝笙苗分两排插入木质笙斗而成,能奏八度、五度、四度等和音,曲调常在高低八度的持续音中进行。用于歌舞伴奏或独奏。
布朗玎:布朗族弦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勐海县西定地区。布朗族称“得玎”,属弹拨类。琴头、琴杆、音箱为同一木砍削成雕挖、面盖薄板而成,形状规格因地而异,以西定为例,全长92厘米。琴杆修长。音箱圆形,直径23厘米。奏时,斜置于身前,左手扶按琴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多用于伴奏民歌和青年的情歌等。
“跳歌”与圆圈舞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弹各种乐器,练唱各种曲调。布朗山上的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甩调激昂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用小三弦伴奏,适合唱习俗歌曲;缀调则用于盛大舞会中的对唱,多颂扬蒸蒸日上的新生活和民族的英雄历史人物。领唱者亦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的内容。布朗人的歌与丰富多姿的舞配合紧密,墨江一带流行的“跳歌”就是一例。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的意思,因舞步不同有“二则歌”和“三则歌”的区别。一个村寨跳歌,经常邀请外寨的高手参加,跳歌之后还要举行歌咏比赛,宛转悠扬的山歌在村寨的夜空中久久絮绕回荡。
圆圈舞是布朗青年最热衷的集体舞。跳舞时先由能歌善舞的“冒少头”领舞,伴随着(钅芒)锣与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自动围成一圈,边跳边朝逆时针方向移动脚步。舞姿轻盈而优美。一群小伙子在里圈作虎步跳跃,他们时而分散与姑娘轻声对唱,时而聚合临摹动物行为舞蹈,如此反复循环,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布朗族的民族风情
布朗族,有人口82280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布朗族地处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亚热带山区,群山峻岭间密布着参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雨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