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展现了工资提高的另外一面。
这家企业的规模在全球同行中处于排头位置,市场占有率具有绝对优势。但其负责人坦承,“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是产品的价格低”,而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劳动力因素。据他介绍,随着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开始实施,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这家企业的优势将受到较大冲击。在此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无疑将构成更大压力。
他表示,实际上之前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不低于1500元,但如果要将最低工资标准大幅提升,并且予以确定,“我们有些担心”,因为原来普通员工的收入除了最低工资外,主要来自于工作绩效,“如果确定了比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员工会不会还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因为企业并不想再“额外”增长太多工资成本来“刺激”员工积极性。
向文波则表示,企业员工作为弱势群体,不能因为一些本不应由他们承担的因素而利益受损,“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不只是民生问题
与外界众多声音不同,向文波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民生问题。
“我相信只要产品卖得稍为像个产品而不是像卖破烂,这样的中国企业就都能承受15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向文波说,这正是他建议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真正用意所在。
在他看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非但可以实现,而且应该通过这一过程,使国内企业实现一个“理性的成熟”。
“自2005年国家启动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已经累计达到12%。人民币升值12%跟出口产品涨价12%,对我们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结果,与我们提价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向文波说。
“如果不是人民币升值12%,而是出口产品涨价12%,把这12%的一半用来加入员工工资,那么我想15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完全可以实现,甚至可以大大超过的。”向文波进一步分析——
“如果把这12%里面的3%用来提高我们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我相信中国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会有大幅提高;如果说剩下的3%变成国家的税收,那么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会更多。”向文波说,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这一切都没能成为现实。
尽管有人嘲讽“向总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向文波依然坚持认为,这样的过程是必需的。“一个企业,国家的《劳动合同法》你不遵守,最低工资标准你不执行,环保也不出力,那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了,这样的企业,还要它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