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青年”要不要设定年龄标准?
中国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我国首位青年学教授黄志坚向社会呼吁:“谁是青年”国家应当有一个权威性的年龄界定。
他说,我国目前的青年年龄界定,可以说是“政出多门”,莫衷一是。
黄志坚希望人大常委会尽早制定一部《青年法》,将我国青年的年龄界限形成法规。但是,一些法律工作者并不赞同制定《青年法》。天昭律师事务所张胜利律师认为,青年群体不同于未成年人、妇女儿童,它是一个强势群体中坚力量,如果立法的话,立什么内容的法呢?能像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制定青年人保护法吗?难道只是规定一下青年的年龄?立法非常复杂,设计事项众多,不宜提倡为“青年”立法。
齐心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利军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青年能享受半天假期,体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爱,不过,青年和未成年人、老年人相比,属强势群体,他们应不应该受到此类“照顾”,他们是否适合单独享受一种其他群体没有的福利?这恐怕值得探讨。
他认为,青年这个称呼不具法律意义,只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词汇,要不要界定年龄标准值得商榷。
■新闻附件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国际上的“青年”标准
记者经过多方查阅,发现联合国曾在一份文件中把14岁至25岁的人称为 “青年人口”。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是: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青年是指十五六岁到30岁左右的人生阶段。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是,这个解释无法得到压倒性的支持,在某知名门户网站,开设了“您认为青年上限多少岁合适”的互动。记者统计了一下,在参与其中的5万多名网友中,支持28岁的占18%,支持30岁的占28%,支持35岁的占29%,支持40岁的占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