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余秋雨的学生、“谁不说俺家乡好”大赛评委王超
4月3日以来,“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开始了紧张的录制,大赛的评委席中有这样一位评委:他的目光独到而犀利,直指节目的要害,点评常常起于节目却又高于节目,发人深思。他,就是《婆婆》、《洒满月光的小院》等电视剧的编剧,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的教授王超,同时也是余秋雨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在节目录制间隙时,我们有幸专访了王超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 听说您跟余秋雨老师是师生关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王超教授(以下简称“王”) : 那是1984年5 月,我抱着试试的心情去投考上海戏剧学院,无意中有人送我一本余老师的《戏剧理论史稿》,书一入眼,就被那本书的魅力吸引,当时几乎没做任何考虑,就决定报考由余秋雨老师担任班主任及带班老师的戏剧理论专业,并于当年八月被录取,成为了余秋雨老师的学生。
记: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您当年师从余秋雨先生的经历,您会怎么说?
王: 余老师是我离开学校十年,尔后又回到学校遇到的第一桶“知识之水”。
记: 为什么这样说?
王: 我上学的时候正遇“文革”,几乎没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1974年高中毕业,此后下乡,进工厂,当兵……在社会上呆了十年,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那时候的我好比是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人,极需要水的救助,而余秋雨就是我久渴之后遇到的第一桶水。所以我说余老师是我的第一桶“知识之水”。
记: 那当年的学生生活一定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而且年轻时学到的很多东西应该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吧?
王: 是这样。余老师是一个智者,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他的谈吐,他授业解惑的方式,都给了我贯穿至今的影响,直到现在,这些东西还在影响着我。1989年,我在余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山东艺术学院,我用先生的教学态度对待教学,用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学生,以致学生们说我讲课的口气,都有点像他(笑)。
记: 王老师,您现在不仅是山东艺术学院的资深教授,同时也是知名导演、编剧,作为大赛评委走上电视荧屏还是第一次吧?
王: 可以这么说。以前我是个不太愿意上电视的人,我总觉着我是个教师,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把学生教好,但是后来产生了变化。大概是1995年吧,我们同学请余秋雨到我们学院讲课,跟余老师闲聊的时候,余老师无意中说一句: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文化人应该做一个更广泛意义的“文化传播者”,当时并没有在意。后来余老师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电视媒体当中,我才理解余老师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我们现在心目中的老师,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但是时代毕竟产生了变化,授业解惑的传播途径也产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常常满足于“弟子三千”,但这种传经布道的方式与电视媒体所面对的千万受众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课堂授课之余,把自己对某个领域,某些事物的见解和知识,通过先进的传播方式,传播到更广泛、更大众的领域中去呢?于是,当我的学生在山东电视台参与运作这么一次大型比赛并邀请我作评委的时候,我欣然如约。
记: 您担任“谁不说俺家乡好”大赛评委点评独到犀利、一针见血,也会产生很多反面的意见,这一点您怎么看?
王: 这很简单,因为比赛应该是公平的,虽然我做不到绝对的公正,但是既然我来做评委,那么我就要把自己对节目的看法,用自己的评价标准,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当然,人跟人的看法可能不会相同,但是,基本的美和基本的丑,大家还是能判断出来的。
记: 自从担任青歌赛评委以来,有很多人对余秋雨先生评头论足,您怎么看?
王: 他们当然有他们的理由,比如他们认为余老师的评点可能有点罗嗦,甚至有人说余老师有卖弄知识的嫌疑。其实这是他们对余老师的用意不太了解,余老师是个教书的,而且他走上屏幕的用意也是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如果只是做一个举牌的评委,我想余老师是不会出现在电视上的,他的用意比一般的文人想的深。不过慢慢会好,大家慢慢会理解他。你看现在很多观众看“青歌赛”,就是冲余秋雨去看了。
记: 对于这次“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您有什么评价或建议?
王: 这次大赛对挖掘、展示山东地方文艺,保护、传承优秀的文艺品种,推介齐鲁文化品牌,弘扬山东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希望这样的大赛能够一直做下去,做成山东地方文艺的一场品牌性赛事,我相信这个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记:谢谢王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