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月饼国标”“馒头国标”之后,“粽子国标”也将正式出台,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笔者疑惑,作为粽子国标,究竟能标准什么,是粽子的材质?做法?还是能真正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似乎,都值得玩味。
流传了几千年的粽子,是民间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一般由糯米做成,加入红枣,豆沙,鲜肉等食材。既是民间食物,则带有中国饮食的随意性和传统性,如果非将之规模化,程式化,机械分解为几克盐糖,几秒下锅,这样做出来千篇一律的粽子,早已失去了中华饮食的精髓,少量,微量,看厨师下菜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将材质统一,比如豆沙馅粽子必须含豆沙百分之几,那少于这个比例或多于都不能称之为豆沙粽子?或将之称为豆沙饭团,豆沙粽条?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的喜好都一样,豆沙含量的多少、甜度的高低都是因人而宜的。因此,这样的含量标准是否有实际意义实在值得商榷。
如今粽子生产厂家良莠不齐,粽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国标的目的在于规范粽子的质量,出发点很好,可相关部门是否想过可行性的问题?近年来颁布的国标不少,真正得以有效实施的又有几个。粽子的消费特性并不同于饼干面包,随着传统的回归,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包粽子,在一些社区菜市也有很多自家包了粽子拿出来的卖的,相对于机械化的生产,很多消费者还是偏爱这种手工的食品。那么,国标又如何来规范这一市场呢?事实上,粽子质量不是一纸文书就可以规定的,如果有了一纸国标,食品便不存在质量问题了,那国家便可以在任何食品行业都制定出国标,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真正应加大执行力度的还是卫生监督部门,从源头上出发,严格把好食品的质量关,将食品卫生法规真正执行到位,我们的消费者就不甚感激了。
月饼与粽子同为中华传统美食,但粽子发展不如月饼。笔者认为,这恐怕不是月饼有国标而粽子没有的缘故吧?月饼在宣传推广以及生产上都已经较为成熟了,而粽子在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厂家除了保证质量外还应加强营销策划,提升粽子的附加价值。这一切,都不仅仅是一个国标那么简单。
粽子国标与其说是规范了粽子,不如说是禁锢了思想。某天,人们吃着相同材质相同口味的粽子,还会记得各家自己包粽子的热闹吗?还会有林林总总的火炬粽,龙舟粽的出现吗?以此类推,今后老百姓做菜,做饭也应有个标准,那怎样才能叫菜,饭呢?
标准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表现,但不是所有的标准都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