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跌破2100点之后,2000点大关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投资者眼前。尽管许多人认为今昔2000点之比较不太有意义,也许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但跌破2000点所具有的杀伤力仍然为人关注。这也是当下媒体大呼2000点“保卫战”的原因。
早在上证指数跌破2245点之前,许多分析人士就把2001年的2245点看成是某种标杆与基准,进而将其看成是判别行情调整的依据之一。尽管2245点被轻易击破,尽管如今的2245点与2001年的2245点因指数结构有别而不可同日而语,但跌破2245点所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8月18日,上证指数大跌5.34%,2300点危在旦夕;19日,上证指数以2297点低开,跌至2284点之后反弹;20日,在上个交易日反弹的基础上大涨7.63%,指数重回2500点。虽然当日走强有利好刺激的原因,但2245点的技术支撑所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容忽视。随后股指虽阴跌不止,但9月3日、4日,指数在2245点上方运行所表现出的谨慎与期待还是清晰可见。而9月5日跌破2245点之后的颓废走势,更是印证了2245点所具有的市场魔力。
如今,上证指数跌破了2100点。与2445点一样,2000点的含义与作用再次受人瞩目。与2245点不同的是,一旦大盘跌破2000点,那么市场将进入千点期。尽管指数越跌越低,预示底部愈来愈近,风险越来越小,但另一方面也暗示调整将更加凶险,复苏的道路也会更加曲折。因此,2000点能否守住,自然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有分析师说,“在2000点以下,每下跌100点都是对市场的沉重打击……股市面临软崩溃的危险。”然而,问题在于谁会挺身而出来保卫2000点?
众所周知,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之后,市场曾蠢蠢欲动,期望调整结束。而在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之后,不仅跌势加剧,成交也再下台阶。在大盘跌穿2245点之后,银行、保险等权重股的破位下跌又加剧了市场恐慌。从股价的结构性演变趋势来看,2000点确实颇有“命悬一线”的味道。
截至9月12日,自去年高位以来,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达66%、深成指最大跌幅为65%,与此同时,几个调整最为剧烈的板块跌幅都超过了70%,其中,深证地产指数跌76%、上证地产指数跌73%,与有色金属、钢铁等蓝筹、权重板块有关的深证采掘指数、金属指数的跌幅也分别达到了72%与73%。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板块与个股,如今虎落平阳,垂头丧气。
而前期相对抗跌的银行、保险股不日前破位大跌。按照国泰君安的分析,大盘从6124点至2078点跌幅为65.49%,而银行股期间跌幅为60.69%,倘若跟大盘一致,尚需再跌4.8%;从相对大盘的PE来说,要达到历史上的最低位,尚有31%的下跌空间;而相对大盘的PB来说,尚有25.5%的下跌空间;而如果用港股来对比的话,各主要银行均有下跌空间。据计算,银行板块在上证指数中所占权重为24.33%,9月11日银行股下跌5.7%,直接拖累大盘1.39%,间接拖累2%。倘若假定银行再下跌10%,则直接拖累大盘2.43%,间接拖累3.5%,总计拖累5.93%,会影响大盘到1955点。倘若假定银行股尚继续下跌20%,直接拖累4.87%,间接拖累7%,总计拖累11.87%,上证指数将跌至1832点。
从几个主要板块的情况来看,支撑大盘站在2000点以上的乐观态度不容易树立。地产板块虽然跌幅颇大,股价不高,有些股票的价格甚至接近其净资产值,但地产的大环境风声鹤唳,严酷的日子似乎还看不到尽头;有色金属板块虽是本轮调整的重灾区,但宏观经济预期不佳压抑需求及国际期货的熊市征兆,使得有色板块中短期内难有起色;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条件下,银行、保险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而最为关键的是,经过几轮调整后,比价牵引力将主导市场运行,结构性调整循环往复,那些前期抗跌的股票最终会卷入调整的漩涡。即使整体估值进入了低风险区,甚至某些板块与个股(最典型的要数钢铁股)的市盈率不足10倍,但投资者仍是意兴阑珊。
2100点之前表现如斯,2000点时会出现惊天大逆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