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显而易见的是人们拥有的公车私车是越来越多,似乎都已经有点“车满为患”了,但如果有地方教育部门规定当地的孩子看到过往车辆必须行礼,你能想象这种情景吗?但这种事情却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就存在,据贵州都市报10月13日报道,记者12日日在黄平县采访时看到,不少中小学生在公路沿线行走时遇见车辆,都要停下脚步敬礼。当地教育部门称,这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礼仪方式,全县所有中小学生都会向过路车辆敬礼,一是表示对驾驶员的尊重,二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而12日上午,记者驱车路过黄平县浪洞乡松洞小学,3名在路上行走的小学生见到车辆立即停下了脚步,并且双脚并拢,行了一个庄严的少先队队礼。10分钟后,记者一行又遇见了3名中学生,他们见到车辆也主动停下脚步敬礼。“入学的时候学校就要求我们这样做,现在都成习惯了。”3名中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象贵州黄平县那样的穷乡避壤一般情况下路上车辆可能并不太多的原因,所以当地教育局和学校规定中小学生看见过往车辆必须庄严敬礼,所以我猜想这种礼仪活动也许就只能在那种地方开展,你能想象在我们平时在大多数地区司空见惯的车流如梭的场景下,如果说这种礼仪推广实施的话,那中小学生一定只能整天站在马路边敬礼了,上学就免了吧,这只是很自然的想象,总之教育者让中小学生莫名其妙的向所有车辆行礼,似乎让人觉得有点不太自然,有点不能接受。
当然我不怀疑如果一个驾驶员如果在行驶的路上看到一路有中小学生为停的向自己并脚敬礼,一定会很感动,一定会很爽,你想在那些风景秀丽的贫穷落后地区惬意的在平坦的大路上驾驶着汽车,竟然还有一路的学生敬礼,这多么爽,当然会让人觉得这些地方的孩子们很礼貌待客,也可以让司机们更加留意路边的孩子安全,这应该有一种互动的意义;虽然确实有如当地教育部门所说的“礼仪和安全”目标,但我仍然认为这种硬性规定并非一定必要,也并不一定合理,似乎有一种只可能当地车少才能实行的规定,而且有一种对孩子从小开始的奴化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养成孩子们从小树立平等的思维。
先我们可以想象,随着当地车辆将越来越多,这种礼仪将迟早被取消,否则学生会对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无所适从,从而最终将流于形式;其次,如果说规定当地中小学生必须向过往车辆敬礼,那是不是当地牛车马车三轮车过往也必须敬礼呢?不会只限于汽车吧?要说敬礼的目的是为了尊重别人和防患安全事故,那路上的中小学生应该做的就太我凶,岂止汽车?再者,车辆遇到小学生,本身就应该减速停车,这是一个道德的本质问题,现在却好象有点本末倒置,过于牵就司机老爷们习惯了的高速行驶,反而要求小学生要向过往车辆敬礼,这样才可以求得一种似乎无可奈何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多少有点让人感到驾驶者的无比强势和风光;我不否认有部分司机会因不断获得学生的敬礼而感动和感谢,但同进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也是可以想象的。
其实中小学生在路上看到过往车辆敬礼或不敬礼并不重要,也不是问题,作为司机,即使学生不敬礼,也有义务看到路上有中小学生时减速避让,而不是横冲直撞,这种悲剧在中国各地也发生了不少,也许当地教育部门也正是看到这种可能的结果,才会无可奈何的出台这么一个规定,既可以展示礼仪,又可以提醒司机们注意路上有学生,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我猜尽可能的减少交通事故才是规定敬礼的主要原因了;但这种硬性规定却会无意中培养中小学生一种可能的自卑心理,以为凡是有资格驾车的人都值得他们并脚站立敬礼,才值得尊重,如此,还不如规定行个注目礼得了,我不知道当地县城里的孩子们是不是在街上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也必须站立敬礼,如此那一定是世界奇闻了。
看着孩子们不停的向过往车辆敬礼,不知怎的,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虽然据说司机们都很感动,但我似乎感动不起来,既然这种举措并无推广价值,在本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也不可能会有长久的未来,还是取消的好,实属没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