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栲栳镇南赵官村的村民薛大爷每天都只能这样在自家的院子里待着,剧烈的腿痛不仅让他丧失了劳动能力,就连走路也成了一种折磨。这种痛苦已经伴随薛大爷20多年了,早在二十多年前,薛大爷就开始全身骨头疼痛。在巨大的疼痛中,他感到自己的骨关节也逐渐变得僵硬,随后双腿膝关节慢慢弯曲,整个腿部肌肉都在萎缩,后来他就只能蜷曲着双腿,依靠拐杖蹒跚行走了。
当时,薛大爷也多次到县里的医院检查过。尽管家庭条件不宽裕,但为了治病,老人还是在咬牙筹钱看病抓药,但病情却并不见好转。病痛让薛大爷早早丧失了劳动能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他的生活起居都要靠老伴刘大娘照料。关节痛的顽疾令薛大爷痛苦不堪,而更令他没有料到的是,几年后,老伴刘大娘也开始出现了和自己同样的症状。
几年间,两位老人相继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只有靠儿子来供养。不仅如此,每个月100多元的药费必不可少,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然而更令人感到揪心的是,几年之后,薛大爷的大儿子也开始莫名其妙地腰疼腿疼。随着时间的推移,薛###左腿膝关节开始肿大,右小腿肌肉萎缩。右手也慢慢地僵硬变形,最后右手关节竟成了90°弯曲,现在只剩几根指头还能勉强动弹。
记者在南赵官村看到,像薛大爷这样骨骼变形的人还有不少。一些村民两腿膝关节向外翻,膝关节中间起码有两个拳头的空隙,呈现出O型。 在南赵官村像这样O型腿和拄着拐杖的村民随处可见。据了解,南赵官村12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腿痛和粗骨节的人。病痛不仅给身体带来折磨,许多家庭还因此陷入贫困。今年50多岁的村民薛金堂,病痛已经伴随了他20多年,病痛的折磨使他早早丧失了劳动能力,至今都没有成家,一直和同样患病的老母亲相依为命。薛金堂告诉记者,由于没钱始终不肯去医院看病,只有靠止痛片来缓解痛苦。
现在薛金堂和他的老母亲只有靠村里的低保和兄弟们的接济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不仅是南赵官村,在永济市还有其它15个村子都出现了相同的病情。那么这些村民们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呢?永济市疾病控制中心派专家进村入户,对病人的病症和他们生活的环境进行了仔细检查,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村民们患的这种疾病就是通常所说的氟骨症,它是氟中毒的一种严重表现。据了解,氟中毒是由于人体摄入过量的氟,对牙齿、骨骼、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导致的。氟中毒轻者牙齿变黄变黑,重者骨骼变形,严重的氟骨症将最终导致人的瘫痪和死亡。那么,带给人们如此病痛折磨的,究竟是怎样的毒水呢?永济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当地饮水进行了取样化验。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水氟含量甚至高达16毫克,超出国家标准16倍。那么,这里的水氟含量为什么会如此之高呢?据了解,山西省的运城、临汾、大同、晋中和新晋五大盆地是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病区,特殊的盆地地形形成湖型沉积,非常容易造成氟超标。
记者在这些地区看到,这里的村民牙齿普遍发黄,牙齿表面还呈现出黄斑。年轻的时候牙痛、松动,而一旦过了五十岁,村民便开始大量掉牙,村里60岁左右的老人牙齿则已经全部掉光了。不仅如此,高氟水导致的氟骨病使得一些老人在离世的时候都不能顺利地入棺为安。
山西省是全国饮水型氟中毒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省有66个病区县,病区人口高达400多万人。据卫生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27亿人饮用水不安全,而氟、砷含量超标的就占到了其中24%,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等地都是饮水型氟中毒的高发地区。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群众免受高氟水的困扰呢?
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2000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间共投入222亿元,使6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困难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任务。在此基础上,2006年国家编制出台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了优先位置,农村供水工作由饮水解困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
为了让病区群众能够喝上安全水,永济市水利部门首先想到的对策就是重新选择安全充足的水源。因为永济市东部腹地、东北腹地和北部腹地都没有合格的水源,他们只有采取南水北调的方案。重新选择水源,集中供水,对资金的要求是很高的。为此,当地想了很多办法。在当地的高氟区,我们见到了一个去年刚刚落成的水源地,这个在无氟区打深井建成的供水点,采用远程传输的方式,为高氟区农民供水。
2006和2007年两年间,山西省共投资16.86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5257处,解决和改善了8049个村、4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刘大娘薛大爷这些过去饱受氟水之害的村民,如今也用上了甘甜的安全水。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一些水源地又较偏远,因此管网建设和维护的难度较大,这也导致了农村水价高于当地城镇居民的用水价格。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利用城市供水已有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工程基础和农村供水结合起来,推行 城镇供水一体化,由政府补贴实行农村与城镇居民同水同价,并对农村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实行水费减免。
在运城市盐都区,由于农村供水管网战线较长,城镇供水一体化的供水管道就达到1000多公里,为了减轻管护难度,盐都区将一些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农村供水工作中。在永济市村民李桂芳的家里,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李桂芳将洗菜用过的水储存在水池旁边的一个小桶里。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山西省在保障农村群众用上安全水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用水管理模式。他们通过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实行民用民管,并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
我国是一个饮用水严重匮乏的国家,农村的情况相对更加严重。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投资467亿元,解决了1.28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我国目前仍有近2亿群众缺水或饮水不安全,这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一个新的战略部署,要求在5年之内解决3.2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这比预期的2015年将提前两年完成目标。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彻底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各地全面推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正在帮助那些世世代代遭受缺水之苦和毒水之患的农民朋友,喝上清洁安全的水,让他们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