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29日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他指出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州日报》11月30日)。
文理分科是中国教育承袭原苏联教育模式的产物。如果说,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人才的匮缺曾经构造了文理二元的历史必然性,那么至于今日,这种“历史必然性”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必然性”:高考指挥棒、升学率的压迫,使文理分科的教育格局有始无终、尾大不掉。
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文理各执一端,虽谓“术业有专攻”,却常常是文理学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就像一幢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支点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力,人为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莘莘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牵制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文科还是理科,在此成为鱼和熊掌的关系,选择即意味着失去,继而铺陈开来的是“华山一条路”,人生或蹉跎或荣耀,结局早已注定。
“三岁看老”是自负的判断。同样,把文理分科视为培养人才的不二模式同样形迹可疑。事实上,就现实观之,文理分科很大程度上似乎正成为教育功利的画皮。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几乎是蹂躏式的千锤百炼,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增砖添瓦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应试教育的底色深入骨髓、积重难返。被功利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文理分科的教育背景下,那些百炼成钢的“人才”,面临着知识体系上的千疮百孔,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往往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