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网站搜狐视频
搜狐视频 > 辽宁新闻中心 > 《王刚讲故事》 > 新闻动态

《王刚讲故事》带着希望上路

  《王刚讲故事》是我台首档以个人名字叫响的节目。2008年3月,凭着栏目组上下齐心合力的努力,一举杀入省级卫视全国35个城市收视调查周排名前60名,为辽宁电视台圆满完成2008年的收视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

  背负厚望 艰难起步

  2007年秋天,辽宁电视台开启了新的征程,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提出了2008年实现全面突围,做东北最强、全国一流电视媒体的战略目标。而辽宁卫视要从当时的排名十七上升到前10名,就一定要有一档具备原创性、持续性、节目资源独特性的自办节目,《王刚讲故事》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

  然而就当时情况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从有收视率起,辽宁卫视节目,包括影视剧,也只有春节晚会和《刘老根大舞台》栏目,曾进入过省级卫视周排名前60名。所以,尽管《王刚讲故事》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人,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在当时已有江西台的《传奇故事》、江苏台的《人间》、湖北台的《故事中国》和湖南台的《背后故事》下,能确保收视目标的实现,风险与压力可想而知。

  2007年11月11日,《王刚讲故事》举办了大型开播仪式。之后,就是一段不分昼夜,紧张到极点的创业时期。全组成员,除了把睡眠压缩到最低,每天都是开会,找选题。为了确保节目一推出就有绝对的战斗力,一百多个选题通过的不到十个。当时有四个编导在制作样片,每一个样片都凝聚了编导的艰苦采访,摄像的辛苦拍摄,文字统筹的精心修改和主编的认真审核。而专题部总监、分管副总监和总制片人对每个样片进行实时跟踪,台班子和编委会也集中审看了两期样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2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辽宁电视台十一楼的灯光彻夜不息,那灯光,见证了这支年轻队伍忘我的工作.

  没有退路 坚韧勇敢

  那段时间,史台长几乎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十一楼看望栏目组同志,鼓励大家。为了让整个卫视晚间时段更有竞争力,台领导高瞻远瞩,平衡栏目和电视剧的关系,打破原来的格局,重新编排,将以前的差异化编排(与电视剧争收视)改为硬碰硬的直接对抗,把《王刚讲故事》调到21点25分播出,夹在两级剧中间,和电视剧相互依托,互相拉动。而这对于《王刚讲故事》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样一场竞争,《王刚讲故事》毫不退缩,反以更为勇猛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战斗。而做到这一点,全栏目组同志付出了艰辛努力和代价。

  2008年3月1日以后,《王刚讲故事》稳稳挺进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前10名,还杀入了省级卫视全国35个城市收视调查周排名排名前60位,收视率比前后的电视剧高出两到三倍多,真正挺起了晚间收视的脊梁。即使在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时期,《王刚讲故事》依然保持了稳定的收视业绩,为辽宁卫视圆满完成2008年度的收视指标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四川爆发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时,面对灾难,《王刚讲故事》的全体工作人员化悲痛为力量,纷纷请战到抗灾前线,要用镜头记录下那可歌可泣的悲壮场面,在节目中讲述动人故事。

  副总监韩晴宇和总制片人张晓宏迅速带领核心成员研究应对策略。改变原有的工作状态和节目制作流程,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人员分工。并且和另外六名党员同志刘阳、张铁兵、王雪林、陈旭东、王姝、周延海组成抗震救灾前线特别行动小组,紧急奔赴四川。执行制片人陈英姿、李飒带领一部分编导,从事信息整合和后期制作。在北京演播室的赵飞、贾瑞雪当天制作演播室背景,联系王刚,准备录制特别节目。

  特别报道小组是当天下午2点到达四川成都的,顾不上休息,一下飞机,他们就奔赴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无家可归的群众,以最深切的同情心投入采访中。每天都要拍摄8小时左右的素材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因为余震不断,大多数的晚上他们都是和衣而卧,一发生情况就赶紧收拾好机器设备和包裹,加入到避难者的行列,露宿街头。就是在这样危险而紧急的情况下,他们抢先采访到了的香港救援队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绵竹地区最大的工业区;他们穿梭在华西、404等各大医院,见证生命无价的拯救;他们记录下北川的最后一瞥。

  从5月18日到5月25日,……几个年轻人度过了也许是他们一生都难忘的9个日夜。而赴四川参加这次特别行动之前,刘阳的孩子还在发着高烧,王姝的婚礼在即,张晓宏则取消了婚礼……

  身在灾区的特别小组紧张的采访着,在“家里 ”的工作人员也是马不停蹄的加班加点赶制节目, 5月14日、15日周末,组内上下没有一个人选择休息。从早上到第二天凌晨,办公室的灯火彻夜明亮,大多数人只吃了一碗泡面。负责后期制作的崔芳、刁囡、丁靖雯连续在制作机房熬了好几天。负责北京演播室的赵飞紧急联系到王刚,等王刚结束赈灾义演便开始节目录制,次日凌晨将节目传回沈阳。伴随着《家族的呼唤》、《两万人一个家》、《黑暗80小时》等节目的采制和播出,共计11期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新鲜出炉 ,《王刚讲故事》这支政治可靠,业务精进,具有创新力、凝聚力、执行力的队伍,又一次得到证实。

  有梦想 有故事的一群人

  张晓宏,《王刚讲故事》总制片人,节目创办人之一。从07年11月到08年3月,是他经历最艰难的创业期。为了聚拢全组人的力量,每天他和他的手下摸爬滚打在一起,找选题,扛机器。他和主编、文字统筹组成的审题小组,听报题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他都要紧盯收视率,对节目选题进行调整。四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很少休息,甚至推后婚期,即便在婚礼的当天,他还到台里审看节目。在四川地震之后,他带头奔赴灾区采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在他的带领下,全组党员和群众以甘于奉献,勇于挑战的精神,全力打造着这个年轻的节目。

  主编赵飞,栏目组年龄最大的同志。为了节约成本,一个人负责北京演播室的录制。从灯光到布景,从摄像到协调,在繁琐而辛苦的工作中,赢得了全栏目组所有人的敬意。从2007年至今的400多个日夜里,他有2/3的时间在北京坚守岗位,全年行程8万多公里,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出色的完成了北京演播室的录制。

  张宏勇,文字统筹,因为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去医院检查,医生给他开了住院通知单。那时正是栏目组最紧张的时期,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一直拖到“十一”长假才去住院。出院后他没有休息一天,马上投入工作。为了及时交稿,他每天五六点钟来台里写稿子,经常与他为伴的,是楼层的保洁员,还有满天星斗。他是栏目组真正的砥柱中流。2008年总计播出的200多期节目中,他就担负了100多期。

  张铁兵,文字主编。2008年家里三位老人相继离去,但他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尤其在他的姥姥去世时,要去大连奔丧,他忍着巨大的悲痛,在凌晨两点把稿子发回来。

  崔芳,节目后期包装制作。为了节目完美的呈现,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深爱的事业中。每个深夜、休息日,都能在机房里看到她瘦弱的身影,因为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也为了不耽误工作,怀孕两个多月的崔芳含泪将自己梦寐以求的小生命打掉,为节目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关欣,《王刚讲故事》节目编导,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 2007年11患上了子宫肌瘤,但为了准备样片,她毅然放弃做手术,忍住剧痛,坚持完成了样片《x光片下的秘密》。而样片结束后,她又不顾病痛,投入采访中,在时常有出血症状的情况下,坚持奋战在采访一线,一直拖延到春节前才作了手术。

  王姝,《王刚讲故事》2008年最高发片率者,也是全年收视排名前三名的优秀编导,却正面临失明的危险。由于患有先天性的视盘水肿,医生几次明令禁止她长时间看电脑,编片子,可是在《王刚讲故事》这个事业高于一切的栏目组,她一次又一次冲在采访一线,一次又一次昼夜奋战赶制节目,导致2008年2月份眼病严重发作,带着对事业的热爱,王姝依然坚持工作在采访一线,就在结婚前夕,得知栏目组要派人到四川采访制作特别节目,她不顾未婚夫的激烈反对,带着未愈的伤病,踏上危险连绵的四川,采回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感人的节目。由于过度劳累,去年11月份,王姝眼病再次发作,北京两家医院诊断为视神经损伤,有可能导致失明,永不治愈。即使这样,诊断回来的王姝仍然坚持给大家找选题,继续在岗位上努力着。

  张科,2008年1月在河北农村采访途中乘坐的采访车被大货车追尾,导致胸椎严重拉伤,脸被划破一个长达两厘米的口子,因为时间紧迫,她依然坚持采访完毕,甚至直到把自己的片子制作播出才去医院检查。因为过度劳累,2月份张科又被检查出子宫囊肿,节目开播,任务紧迫,张科悄悄的收起诊断书,直到9月末才做手术,手术时子宫囊肿已达7厘米。利用“十一”期间短暂恢复,节后她就又投入工作中。

  太多太多感人的事迹,太多太多忘我的精神,就是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个集体,才塑造了《王刚讲故事》这支过硬的团队。如今,《王刚讲故事》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栏目,这个团队忠实履行了台领导“敢打敢拼,永不服输,不畏艰险,前沿理念”的思想,杀出重围,傲视群雄。

  以现代化管理打造一流节目

  《王刚讲故事》成立之初,就依托企业管理模式,以专业化制作流程设计节目选题,从而使节目品质达到最佳标准。

  当编导选题确定后,将会有四到五人策划小组帮助策划,使编导在采访前就明确结构设置,画面设置,出去后要与执行制片人沟通,给予智力支持,采访结束后,再由文字统筹把稿子重新结构,然后再由后期编辑对画面进行完善加工。栏目组的稿酬分配都和每个月的收视率紧紧挂钩,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动态的分配管理,奖惩分明,既调动了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也使栏目组的管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谨有序。

  牢记社会责任 弘扬向上力量

  《王刚讲故事》栏目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尊重科学,倡导文明和谐,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严把节目质量关、导向关,栏目组制定了严格的审题制度、精密的制作流程。一个选题要经过执行制片人、主编、总制片人、专题部分管副总监、总监、频道副总监和台副总编七个关口,而一个片子正式播出前,更要经过十层审查。大到主题表现、播出编排,小到画面用光问题都要精益求精。正因为这样,使得《王刚讲故事》确保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品。

  《王刚讲故事》没有满足这些成绩,而是力图在节目发展过程中求新求变。 2008年10月,《王刚讲故事》周末版推出,不仅对《王刚讲故事》品牌实现了有效延伸,而且在周末黄金时段创造了新的收视奇迹,数次进入省级卫视全国35城市收视调查前60名。2008年7月6日,《王刚讲故事》又成功推出了同名电视图书,现场 500本被抢购一空,创下了销售奇迹。目前,《王刚讲故事》已在大连晚报、长春晚报开辟常设专版,广播版,推广活动全面启动。

  节约成本 爱台如家

  《王刚讲故事》已采集制作了200多期节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但不管哪个编导,在哪一个地方,都自觉地用好每一分钱,为栏目节约每一个成本。

  江苏台的《人间》每期经费是6万元,而《王刚讲故事》只是他们的三分之一。《王刚讲故事》采访只有一个编导一个摄像,采访对象多以基层群众为主,大多住在偏远山区,往返路程就需要几天几夜。采访常常是下了飞机坐大客,下了公交坐马车、甚至是牛车驴车,一些女编导和摄像提着重重的摄像机、三脚架、照明灯、磁带电池,还有自己少的可怜的行囊,风尘仆仆的奔波在采访路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从来没有一个人叫累。许多编导去某个城市采访,却不知道那里的风景名胜所在。正因为有着这样一群爱台如家的人,去年在栏目组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结余130多万元。

  带着希望 永远向前

  体制和政策的保证给了《王刚讲故事》栏目组无限前行的力量。短短一年的时间,《王刚讲故事》就已经在百姓心目中形成了品牌,每晚九点半,许多家庭都聚在一起观看“王刚讲故事”,会同王刚一起嬉笑怒骂,会随王刚一同潸然泪下……2008年《王刚讲故事》在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排名中名列第六,节目播出调整后,有34周进入全国前60名,最好成绩是第15名。编导薄立为主创的《一个人和五具尸体的僵局》荣获全国法制节目一等奖。

  故事并没结束,生活永不落幕。是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召唤给了《王刚讲故事》一个施展的舞台,让它的表演精彩纷呈,可歌可泣。它成功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斐然成绩,更重要的,是对所有辽台人的一种带动和激励。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就没有明天。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