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视频 > 电视传媒频道 > 电视传媒行业动态

三网融合渐深入双向进入谁是主角 广电电信暗斗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01月26日10:05

  数字电视的未来

  实际上,在NGB之前,广电系统就已意识到产业升级的急迫性,并将数字电视当作行业振兴的突破口。

  赵志峰评论道:“NGB说白了,对广电来说是个二次振兴的机会。广电前几年一直在走数字化,但走了一些弯路,业务上也没有更多的拓展。”

  为推广数字电视,从2003年起,广电总局就选择了49个地区作为试点。然而,各试点地区的推进状况迥异,商业模式也五花八门。

  青岛模式、佛山模式、杭州模式逐渐成为广电总局高层在各场合提得最多的三个,分别代表了有线数字电视的三条道路。

  青岛模式是最早得到广电总局高层肯定的,就是以小区为单位,通过向原有的有线电视用户免费送一台数字电视机顶盒,同时停止原有的模拟信号有线电视节目输送的办法,强行把模拟电视用户升级到数字电视。

  由于该推广方式见效快,2005年,广电总局强令各地借鉴青岛模式,但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这一模式开始遭受质疑。质疑焦点集中在这一做法的强烈行政色彩,并且用户付费后也不能在收视内容上有所选择。

  佛山模式是在青岛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外来资本。但佛山模式也没能解决数字电视节目源困境。

  杭州模式最为特殊,被称为“双模”,一个模是有线网,一个模是IP网。赵志峰向本刊记者介绍,杭州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新型的交互方式,通过有线电视网与以太网的结合提供交互型增值服务,通过“广播”与“交互”两种内容方式的提供,“把公众服务与市场服务分开,公众服务维持模拟电视收费标准,交互模式市场定价。”

  但这一模式的形成与杭州网通的特殊组成有很大关系。杭州网通由中国网通和市广电合股,本就是由杭州广电网改造。杭州市数字电视网目前是有线电视传输网和宽带网双网合一,为发展交互式数字电视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袁明认为:“华数的模式是不可复制的。”

  罗小布则认为:“现有的几种样式都不是未来的样式。今后的数字电视,在运作机制上将类似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这样的公司,管理结构上则会和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做出厘清。”

  由于大部分城市仍未摸索出数字电视的有效商业模式,因而不时招致抱怨抵触情绪。特别是机顶盒的推广备受争议。

  2009年初,本刊曾以《厦门机顶盒:价值过亿的文字游戏》为题做过报道,解析广电总局坚持数字电视转换的公益性精神,如何被厦门广电演变成一场群众眼中“过河拆桥的商业欺诈行为”。

  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亚平告诉本刊记者:“对于整个数字电视产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加速探索数字电视商业模式。”他认为,“受到现有免费电视消费习惯的冲击,数字电视的商业价值仍然无法得以体现。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转身为多业务运营商,也使数字电视运营商面临强大的竞争。如何与电信的IPTV等抗衡,广电有线网络得以爆发式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内容与平台尽快实现融合。”

  可管可控

  与电信网、互联网相比,广播电视网受高层青睐的比较优势是“可管可控”。

  袁明告诉本刊记者:“九大部委在找手机黄色信息的来源,如果手机的视频源与有线电视对接,就可控了。20多万的广电从业人员,要用好。”

  实际上,这一操作已经展开。赵志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1月份,我们刚拿到了3G流媒体视频的集成资质和播出资质,现在全国总共有几家,包括央视、上海文广、国际广播公司,我们是第4家。现在看的手机视频,视频内容首先要通过一个集成门户,负责内容审核和筛选,看有没有政治、色情等问题,然后才能上传到服务门户上。”

  他解释说:“互联网现在相对比较松一点,后面马上要收紧。3G从一开始就是比较严的。作为一个内容提供商,不能直接和运营商合作,必须和内容集成商合作,就是拿到牌照的这4家。运营商也只能和这4家签合作协议。这是正规渠道。”

  杭州市的城市屏现在也归属华数传媒管理。赵志峰说:“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法轮功’曾攻击一个城市的大屏,播了十来分钟。因为这个没人管,大屏就是一个电脑公共机,U盘往上一插,一点就出来了。影响很大。所以,我们现在统一联播,比如你是业主,可以把你的内容给我,我来播,那就由我来负责,要监看。”

  他表示,整个渠道都要保持畅通,从播出中心到屏幕,中间不能有任何的插入,另外每个屏幕要实时监控,把图像回传,“有问题时要切断。”

  上海文广局科技处处长刘丕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我们主要还是以发展广播电视为基础,里头有些信息服务,也是以广播电视为基础的。一定要是广电系统中经过资质认证的单位,才能播放这些内容。我们的平台很大,但如果谁都能来播不就乱套了吗?”

  双向准入暗潮涌动

  早在1998年,广电与电信的部门利益之争就初现端倪。当年广电企业试图摸索开展一些电信业务,引起电信运营商强烈不满,甚至发生过流血冲突。数年后,电信运营商发现视频时代的巨大商机,开始发展IPTV,同样遭遇对方阻挠。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双方市场准入问题。多年来,电信和广电都试图建立自己的专网经营全业务,进入对方的领地,并用许可证等行政壁垒防止对方入侵。

  1月13日的会议指出,广电企业可以正式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也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输。

  部门藩篱在彼此的攻防拉锯战中一点点地消融。

  目前看来,新的三网融合方案中,广电与电信基本处于平等地位。另一方面,广电企业与电信企业的竞争力仍存在差距。

  袁明认为,双方各有优势:“广电与电信可以合作,比如手机、视频的内容由广电提供,这样双方相互限制,就平等了。”

  NGB的目标与规划中,广电部门力图扭转弱势,主导三网融合的意图清晰可见。三网融合新方案的出台让未来的竞争格局又出现新的变数。

  罗小布告诉本刊记者,NGB的原有节奏和步骤将发生变化:“原本广电希望先进行全国网络整合,再集团化,现在提出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那集团化和网络整合可能要同时进行。”

  与此对应,电信专家侯自强曾撰文指出,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NGB走专网之路行不通,广电业应大力在公共互联网上发展网络电视台适应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联动融合的大趋势,从三网融合演进到三屏联动。

  此外,业界分析,新媒体将成为三网融合政策的重要受益方。罗小布说:“过去新媒体靠盗版生存,现在强调‘服务群众,保护权益’,知识产权这块受到了重视。”

  袁明兴奋地告诉本刊记者,同洲电子已推出首款可以与电视互联互通的3G手机。这也是广电、电信两大行业主管部门首次携手支持融合型终端设备的推出。

  跨界产品的背后,是三网融合为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渗透提供了必要的平台支持。

  这一趋势在2009年就已显露。新华社正加快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战略的布局,并分别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网络电视台开通;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获得建设银行30亿元的金融支持;湖南卫视推出芒果TV、江苏卫视打造网络电视台等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让人应接不暇。

  日益扩大的传媒版图上,广电系与电信系均加快了跑马圈地的步伐。(记者李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周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搜狐视频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