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视频 > 电视传媒频道 > 七仙形象小姐选拔大赛 > 七仙形象小姐选拔大赛最新动态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11年04月20日10:01

  海南黎族的传统棉纺织工艺是中国纺织史上的光辉杰作,广泛流布于黎族聚居的乡村。

  黎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懂得了以棉花纤维纺织衣着,至今已约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指的是海南岛黎族棉纺织“织贝”工艺,秦汉时期已有精美的“广幅布”作为“岁贡”珍品。元代黄道婆流落崖州,向黎族学习棉纺工艺,后加以改进,成为我国著名的纺织家。这些棉纺织技巧进而传播全国,为推动我国纺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黎族的棉纺历史比中原地区还早一千多年。

  黎族的棉纺织以野生或种植棉花(黎族称吉贝)为主要原料,取其棉花中的纤维,经过纺、织、染、绣四道工艺,织成衣服、棉被、黎幕、花单等产品。纺有自制的木手推纺纱机和捻线陀;织用自制的踞织腰机;染选野生植物染料将纱线染成各种颜色;绣是在织成平纹布上绣各种图案。常用图案有人、龙、动物、花卉、几何图案、生活习俗等。

  黎族传统的棉纺工艺是黎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对研究历史、欣赏古老哦艺术和生活实用、发展经济都有重要的价值。

  黎族树皮制作技艺

  黎族树皮布在中国的起源甚古,可能早至石器年代,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了。黎族在用麻、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在产生麻、棉纺织品之后,“树皮布”并未完全让位,依然有人用楮树皮制作垫单、衣服、腰带等生活用品。这主要是它有易采、易制、耐用等优点。黎族地区可以加工的树皮有很多种,有厚皮树、黄久树、箭毒树、构树等。

  黎族“缝树皮为衣”有扒树皮、修整、侵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等步骤。最后一道工序是缝制,用加工好的树皮布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黎族树皮布古有实用价值,今有考古价值。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有古籍记载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钻木取火的技术。《韩非子.五蠢》云:“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号日燧人氏”。黎族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人工钻木取火术。

  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为钻木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取火时,板顾定,棒或弓运动,由机械能转为热能,其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碳、氢或炭氢化合物燃烧。刚刚发生的火星极其微弱,肉眼看不见,为了使看不见的星火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跟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的输氧,才能达到目的。

  黎族钻木取火术在现今生活中虽少见,但人们流落荒野时仍可实用。对考古、历史学的研究尤有重要的价值。

  黎族传统竹木器乐

  保亭县境内有一座风光秀丽的七仙岭,由此产生相当优美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下来。着了的黎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传统器乐十分丰富,源远流长。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鼻萧、口弓、口利、咧、口拜、洞勺、哔哒等八大件。据专家研证,这些传统乐器在古代已盛行。我国民族学家曾昭璇在《谈孝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起源》一文中写道:“独木鼓……在原始社会已存在。”宋沼圣四年(1097)大文学家苏东坡已贬居琼时,就记述有“铜鼓壶芦笙,歌此迎送诗”“口吹树叶送迎翁”,清、张长庆《黎族纪闻》云:“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集野间一男弹口琴(即口弓现注),女弄鼻萧,交唱黎歌”。解放后,黎族传统乐器声名远播,《打叮咚》参加1957年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表演,“口拜”独奏参加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誉京城。著名黎族乐手黄会基从1984年至1992年先后应邀至新加坡、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奏口利、咧、哔哒、洞勺等黎族传统器乐,深得好评。

(责任编辑:孟祥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搜狐视频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