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视频 > 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 > 舌尖上的中国 > 《舌尖上的中国》业界热评

《舌尖上的中国》:热闹和寂寥都是文化

2012年05月25日11:35

  用今天的话说,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吃货;文言一点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说通俗了,中国人一天到晚惦记的就是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至少符合中国人集体记忆的最核心部分。

  经历过饥饿的中国人对吃的记忆是留在了基因中的。对很多经历过饥饿的中国人来说,千万别跟他们说什么饮食文化,他们更乐意与你分享曾经在饥饿状态下,是如何吃饱或者感受获得食物后的快感,完全与想象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不搭。

  饮食文化是一个载体,你甚至可以把饮食文化当作世界语境下的中国标签,却往往混淆了中国是因为美食而美食,还是因为饥饿而美食。答案会很残酷,真正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先有刻骨铭心的饥饿感才会有对美食的眷恋和推崇。

  在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过真实的饥饿感,对于196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来说,将《舌尖上的中国》拿到当年饥饿感最强的时候去播放,估计会是最好的“精神会餐”。阿城的作品《棋王》中有关于“精神会餐”的精彩描述,或许也可以证明,“舌尖上”的中国可以是煎炒烹炸后的大快朵颐,也可以仅仅是语言上的、滑落在舌尖上的美食描绘,一旦美食脱离了现实环境变成了美言或者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虚拟演绎,也就完全达到了中国饮食艺术的最高巅峰了。

  《舌尖上的中国》能够让十几亿人共同享受几顿“精神大餐”,其热闹的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在饥饿的考验消失之后,中国饮食文化的开始走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怪圈。“2011年6月,研究生吴恒创办的食品安全网站‘掷出窗外’上线。网站首页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显示,2004年全国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吴恒的食品安全报告称国人‘易粪相食’,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

  热闹的菜市场里,每天都会上演主妇们买菜时怀着寂寥的心情,惴惴不安地为家人安排饮食。最容易忘记惶恐和不安的当然是饭店里的食客们和经营餐饮的各种大小老板,每一种食物都恨不得有一种最炫的“包装”方式吸引老餮们的目光,口味和食材都可以达到顾客的满意,惟一无法解释清楚的是质量。在吃饱了之后,每一个食客的内心是否能够与骨子里、血液中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形成对应,结果是未知的,观众们还来不及思考什么是他们想要的,完全沉寂在大国沙文饮食文化主义的博大精深之中,忘却了身处“险境”的种种危难。

  《舌尖上的中国》在某一方面是成功的,至少更多的人会在观片的幸福感消褪之前心生对食物的敬畏,不是敬畏食物本身而是敬畏还有一些中国人在寻找、制造食物时的真诚和努力。

  再美妙的精神会餐也只是精神会餐,《舌尖上的中国》或许唤回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一点点尊重,以及对饥饿本身的敬畏和恐惧。饮食文化早已经败给了拜金文化才会有人们对“食品安全”话题的重视,在法律没有完备之前,人们需要在文化上自觉——自然也包含了饮食文化。(来源:千龙网 作者:陶然之水)

(责任编辑:李圣杰)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搜狐视频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