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哨所》是今年新推出的小成本制作,赶在建军八十周年的当口应时而生。按照常理来讲,这样的电影是规划创作,有着数不清的束缚与桎梏,很难吸引观众视线,也很难做到精致。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清新气质与文学化的影像将旧有的主旋律味道掩盖,不仅可看,而且可贵。我说它是我这几年中所看到的“最舒服的一部电影”,确实是由衷之言,发自肺腑。影片的故事很熟悉,很多年以前,曾拜读过几篇与其类似的报告文学,其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棵树》。小说中讲述的是一个学业无成的知识青年,被父母要求参军,并被发配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边防哨所值勤。那里荒无人烟,陪伴他的除了手里的钢枪之外,陪伴他的就只有门口的两棵大杨树。这与影片很相似,不同的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将军的儿子,而且,他的哨所前也没有树,只是有两根光秃秃的通讯架线杆罢了。我不知道剧本是否有创作原型,也不清楚是否也是由军旅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但影片自一开场,由很多年之后的第一人称的“我”娓娓道来,并以大量的回溯贯穿始终,其委婉的风格与淡淡的调子,还就真有了那么点文学电影的味道。现在的我与从前的我,两种境域与心曲,为影片缔造了一种沧桑的时代感。还有人与人之间那种从陌生到相互依偎的情感,也在孤独的环境中被无数此升华,友谊与爱,都被装点得象诗一样。 开场时,在主人公的回忆中,镜头给出八十年代初的城市影像。高墙、甬道、厂房、马路,都显露着一种创痕感十足的破败。“我”,作为那刚刚从时代深渊中攀爬出来的一份子,有艺术梦想、有知识情怀,还有,对美的追求与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与小婷的邂逅是唯美的,但那种瞬间的冲动与希翼却又显得那么短促。当主人公身披军装重回故地时,告别的序曲已经在她那宛尔一笑间被拉响。这几组戏是全片的亮点之一,不仅铺陈了一种淡淡的感伤情怀,同样也让影片的后话均在“且行且珍惜”的语境中被良好陈述。照相机捕捉的瞬间,在刹那的黑白转换中沦为记忆的一部分,顷刻间,让沉浸于其间的观者在遗憾中牢记了那短暂的美,更在其后风雪连天的他乡异地复制了一种事过境迁的感动。 老班长的执拗曾让人讨厌,“我”在负气后才发觉,在这塞外的冰天雪地里,他的存在居然是自己孤独内心温暖起来的理由。影片在阐述“我”与老班长的友谊是很有智慧的,并没有使牛马不相及的两者直接交流,而是沿自哨所到深山老林中的寻边之路,通过一根根被起了名字的通讯架杆。“我”在那段路上发现了老班长的可爱,同样也察觉到了他的细腻本质。他有自己的情感,却被寄托在那风雪漫天的大山里,责任与爱,也是他反复矛盾却又难以割舍的一处症候。 老班长这个角色煞是可爱,不光是那诙谐的西北腔调,还在于他那随时绽开的笑脸与满怀炽热的心胸。电影中的“我”,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岗位与这个哨所,本不该相处在一个天地里。一个是将军世家,一个是田间莽汉;一个是城市文学青年,一个是见识有限的大老粗。可是,短暂的相处却令两人产生了一种亲人般的关系,可以说自精神意义上的相互依偎。那不仅仅是他每个月都能从远方开车送来蔬菜给养,也不仅因他能带来远方小婷的来信…… 自己在哨所独处后,打发闲暇时光的段子可是既惬意又轻松,学《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砍了两块木板做滑雪板,可又总是摔得人仰马翻。唱着那走了音的样板戏调子,自己出操生国旗,练着攀爬竖杆,学着与通讯杆聊天说话,夜晚,除了给她写信之外,就是读那本发黄发旧的《林海雪原》小说。一种孤独的浪漫,在渐渐随风雪迷茫的白山黑水间蔓延开来。理想、爱、友谊、希望,都在那被诗意化了的语境中被小心呵护。 可以说,老班长的意外死亡以及小婷的凄然离去,为故事的最终营造了一种决绝的氛围。“我”在成长,却要先忍伤忍痛,这不仅是一个兵的人生心路,同样也是所有曾经年少的我们所必须经受的苦涩。大年夜将至,暴风雪却来临,父亲那拒绝他回家探亲的电话,让正深陷悲苦中的“我”更加冰冷。忘了那些带伤带痛的情感,那就只剩余下手里的枪与肩上的责任。风雪夜,通讯故障,他奔向深山,脱下外套大喝一声,徒手攀到电杆顶上,死死地攥住断线的两端…… 看到这时,内心深处泛起了很多的感慨,颇为触动。假如,我是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一首长诗的话,那他是潜藏着哀伤的,虽然它未能歇斯底里。眼前这随风雪渐模糊的一切均复制着人间最质朴的情感,而那走音的唱腔与那悠扬的信天游小调,也开始在回忆的影像里变得生动。孤单的哨所、寂静的远山、喧嚣的时代、奔走的人流。即时,我开始发觉,导演并未刻意去铺陈一个孤单个体的逝去情感,而是对那个旧有时代做了一次感人至深的祭祀。如果我愿意相信电影中所裸现的人性都是最单纯、最质朴的,那我必须承认那个关于回忆的回忆,是布满了创痕的。 这是张力所导演的第二部剧情片,之前,曾看过他的一个小成本作业《洗手》。影片的成熟超出了我的想象,划一的节奏与纯熟的影像,让这原本很简单的故事拥有了一份深邃的质感。映后,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个新导演之手,倒是自里至外显现出一种接近于第五代甚至第四代电影人的大气。虽然,它只是一个小成本的实践,只有一百多万的投入,但他却以稳健的作风赋予了该片无数可看的理由。 主演郭晓峰对角色的拿捏很可信,对于这种有着三种年龄段与心境跨度的尝试,他在有限的条件下已然做得极其出色。我可把这个角色称作是他演艺生涯中的代表作,虽然,受于成本以及发行的局限,影片未必能带来更广泛的影响与社会效应。但是,他扎实的演技与朴素无华的演绎,是无法被涂抹掩盖的。一时间,我开始重新认识眼前这个削瘦而谦逊的大男人,开始忘了以往对他的印象——郭晓冬的哥哥。在这部影片中,他除了表演之外,更是承担了大量的幕后工作与筹备工作,可谓是辛苦之极。在从影片的外景地——内蒙古洪山军马厂赶回后,他曾坦言说,自己虽然挺了下来却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大山口的狂风与暴雪,给了他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洗礼。对于这种经历,开始我尚觉得够神奇,很不可思议,可之后我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这次苦旅很值得,是有特殊意义与价值的。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切莫被它的主旋律标签所影响。它的不同意义就在,没有持过多的篇幅替政治说教,也没有借着一切可称之机狂起高调子,而只是一个对人生、对人性蜕变的一次单纯的反溯。诗一样的镜头语言与诗一样的调子,使其更为文学化,却又未觉枯燥与罗累。假若你想借电影换一种心情,在淡淡的语境中寻找些人生感悟,那你该走近它、看到它、不带任何情绪与负担地去欣赏它。然后能与我一样,记住那首人生之诗,记住这部《寂静的哨所》。
《寂静的哨所》是今年新推出的小成本制作,赶在建军八十周年的当口应时而生。按照常理来讲,这样的电影是规划创作,有着数不清的束缚与桎梏,很难吸引观众视线,也很难做到精致。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清新气质与文学化的影像将旧有的主旋律味道掩盖,不仅可看,而且可贵。我说它是我这几年中所看到的“最舒服的一部电影”,确实是由衷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