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日,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单骑救主
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荆州,刘备在新野首当其冲,只能弃城而走。因刘备在新野行仁政深得人心,数十万百姓不愿各自逃生,只愿跟着刘皇叔走!刘备大为感动,不顾曹操派出精锐轻骑紧追于后,坚持携民渡江,发誓保护百姓。
悲壮的大逃亡导致这支军民混杂的队伍一日只行十里,在长坂坡时终被曹兵截住,死战到天明才摆脱绝境。但此时,赵云却发现糜夫人和阿斗母子二人已经走散,急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终于,他在一截断墙后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夫人为保阿斗,避免自己成为赵云突围的拖累,竟然跳井自杀身亡。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将阿斗裹在胸前铠甲中杀开重围,以单枪匹马之身连夺50多员曹军战将的性命,终于将阿斗交还刘备。
长坂坡的故事,遂被谱写成一曲大仁大义、大忠大勇的慷慨高歌,传诵千古!
舌战群儒
面对曹军大兵压境,刘备流离失所,仓惶南下,只能尝试与东吴结盟,共抗曹操。然而东吴内部意见却并不统一,因为孙权少年当国,威信不足,帐下文武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激烈。
这时候,主战的鲁肃暗中斡旋,支持诸葛亮来访东吴作说客,上演了舌战群儒的精彩一幕。最终,孙权在吴国太的鼓励下果断作决,终于促成了孙刘结盟。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得大胜,但刘备借荆州却有借无还。周瑜耿耿于怀,欲假装将孙小妹嫁给刘备,趁机把刘备挟持在东吴,逼迫他归还荆州。不料在暗藏伏兵的甘露寺相亲时,躲在帷幕之后偷偷观察刘备的孙小妹却爱上了这个真英雄,使这场政治联姻弄假成真。
孙小妹要跟刘备回荆州,周瑜气急追截,不料正中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竟然赔了夫人又折兵……
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心想里面必有埋伏,如果进去,正好中计。还是快快撤退为好。
白帝城托孤
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
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当时诸葛亮为了防备魏军乘虚偷袭成都,所以没有随刘备出征而是留守成都。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诸葛亮前来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
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
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后,把一个垂危的蜀国留给了晚年的诸葛亮。诸葛亮内忧西川之凋敝贫弱,外患曹魏之虎视眈眈,还要承受后主刘禅和蜀中旧臣的忌惮,但为了西川的生存,又必须一次次出兵北伐,以致六出祁山。他在这样的境遇下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但其中的精忠和悲苦,阿斗真的能理解吗?
对晚年诸葛亮来说,有一个人既是死敌又是知音,那就是在六出祁山中和他针锋相对的司马懿。同样被曹家君主所猜忌的司马懿深知,“诸葛若死,吾有何用?”所以,他在与诸葛相斗中谨慎而智慧地维持着“不胜不败、亦胜亦败”的微妙局面,这才使得曹魏总也离不开他。司马与诸葛这对死敌彼此相仇、相敬、相知,南诸葛北司马争兵斗法,合力营造出三国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