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淮,敞开的门”

李鸿章
名词解释“淮系”:淮系集团是在淮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1870年,随着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以来,这个集团迅速渗透,成为晚清历史上最具有势力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集团。

看点:全片多处首次独家披露了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贵的影像资料,还原纪录片的真实历史;央视安徽籍主持人赵普在片中以讲述者的身份将“淮系集团”在重要历史节点的事件一一串联。

“淮军”统帅李鸿章:逝世111周年祭

李鸿章
人物背景: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看点:73岁李鸿章途经日本,为何宁死不登岸?签完《辛丑条约》李鸿章为何大口吐血慈禧当场流泪?李鸿章死前因何死不瞑目老泪横流?

黄埔军校前身创始人:淮系第二号人物张树声

倡言西声 张树声
人物背景:生活在晚清的张树声,作为晚清淮系集团中地位仅次于李鸿章的一代重臣,备受着煎烤。在他从政期间,打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帮助越南军民抗法,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看点:原来黄埔军校的前身是张树声创办的。身居高位的张树声,为何亲住黄埔行营,勘察地形,创办学校?

台湾首任巡抚:台湾近现代之父刘铭传

一岛基国 刘铭传
人物背景:淮系将领刘铭传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在担任台湾巡抚6年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使台湾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省城,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看点:刘铭传一个当兵的,没多少文化,为台湾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使其成为了台湾近现代之父。

成功男人李鸿章背后的“温婉”男人:冯桂芬

书生抗议 冯桂芬
人物背景:冯桂芬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是林则徐的学生,做学问讲求以有用为主,做文章主张没有空话,于是在洋务运动的关键时刻,他的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看点:为何一封信就引发了洋务运动,做李鸿章的顶级幕僚要具备哪些素质。

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走出国门的郭嵩焘

走出国门 郭嵩焘
人物背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郭嵩焘,他敢于考究西方政体,然而他的下场凄凉,非但生前被唾弃,死去9年后仍有人要开棺鞭尸。

看点:在举办的中国第一场外交招待会上,郭嵩焘让姨太太出席,引起国内哗然。这个读了大半辈子儒学经典的清朝高官,为何敢于承认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中国实业之父:11项“中国第一”的创造者盛宣怀

洋务豪门 盛宣怀
人物背景:清末官办商人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银行;第一座公共图书馆……还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看点:1911年10月27日,盛宣怀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清国正部级干部,为何躲进使馆,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维新运动的思想先导:清朝启蒙运动前驱郑观应

盛世危言 郑观应
人物背景: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他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

看点:光绪皇帝为何看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就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该书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这本书为何触动了光绪帝。

加入中国籍的英国人:中国第一位“洋厂长”马格里

洋员清臣 马格里
人物背景:马格里曾经随英国侵略军来华,后加入淮军,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他初为淮军枪炮教练,后改为督造炮弹、主持新式的近代兵工厂的生产,跟随李鸿章十余年。

看点:马格里,一个纯粹的英国人,一个洋屌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做起了军火生意,这是什么精神!值得中国人尊敬还是唾弃? 。

63岁远渡海:安徽最知名中学的创始人吴汝纶

世纪之变 吴汝纶
人物背景:1902年,曾入李鸿章幕府的吴汝纶,以63岁高龄赴日本考察教育。吴汝纶访日,传到了明治天皇那里。这位维新变法的强国之君,竟然不嫌他的官卑职低,破例接见了这位五品的京卿。

看点:日本明治天皇亲自接见吴汝纶,访日归国后,在家乡创办桐城学堂,这是安徽最有名的中学桐城中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