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暗夜,刀光剑影,迅疾的车马】
解说:
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襄公被杀。不久,篡位者也被诛杀,齐国一时无君。一场刀光剑影的夺权斗争瞬时变为一次长距离的赛跑,避难于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从鲁国和莒国星夜兼程,赶往临淄,谁先到达,谁将主宰齐国的命运。
【画面:车马声渐渐落下,车马坑缓缓淡入】
解说:
两千多年后,齐国公子的车马声早已远去,一列春秋时期的庞大车队却在静默中抖落尘埃,它将为我们传达出怎样的历史讯息?
张学海同期:(原山东省考古研究所 所长)
春秋的车马坑,十辆车,三十八匹马,不是很多见,一般的几辆车,一、二十匹马就不错了,国力的强弱都是以车来计算,齐国看来还就是国力很强。
【画面:由车马坑闪回,暗箭,跌落马车,桓公塑像】
解说:
据考证,这十辆车,三十八匹马只是一个中等贵族的殉葬品,齐国在春秋时期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两千多年前,究竟是谁力挽狂澜,使内乱中的齐国转危为安并迅速走向强大呢?(急推)
在那场速度与智慧的竞赛中,一只暗箭悄然拉动,公子小白口吐鲜血,跌落马车。射箭的人名叫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得到消息的公子纠大喜过望,顿时放慢了脚步。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死,管仲射中的只是他的铜制带钩,他先是吐血装死,随即快马加鞭,终于登上了君主的宝座。这就是齐国的第15代国君,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即位后的齐桓公要拜自己的老师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没有接受。
张传玺同期:(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鲍叔牙说,治天下你得找管仲。我不行,我不如管仲。管仲是我的好朋友,我的本事不如他。
【画面:桓公拜相】
解说:
雄才大略的齐桓公最终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并给予他崇高的礼遇和无比的信任。一个国家迅速崛起的大幕就此拉开,一种富民强国的执政理念也开始付诸实践。
宣兆琦同期:(山东理工大学教授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管子》有一句话叫“治国之道,在于富民”,为什么“治国之道,在于富民”呢?他认为“民富则易治,民穷则难治”,老百姓富了,这个国家才能强大起来,社会才能稳定;如果老百姓不富,很贫穷、很困顿,那么这个国家也不会强大,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
【画面:管桓塑像,广阔的田地】
解说:
为了富民,进而强国,管仲在齐桓公的全力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宣兆琦同期:
西周时期和春秋前期在土地制度方面使用的是井田制,它的所有权是贵族奴隶主的。齐襄公啊,那时候政治就混乱了,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管仲就抓住了经济部门中的最核心的土地制度入手切入,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那么就是井田除均,均田分力,这使得农民有田可种。
解说:
在“均田分力”的基础上,管仲又提出了“案田而税”“相地而衰征”的农业地租政策。
宣兆琦同期:
根据土地的好坏和土地数量的多少,再根据丰年和歉年,来制定一个不同数量的征收赋税的数额,这样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画面:《左传》,初税亩】
解说:
公元前594年,同样的改革在鲁国出现,《左传》中留下了“初税亩”的记载。所谓“初税亩”,就是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许多学者将其视为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分水岭。
吴荣曾同期:(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这个意义都是划时代的。它变革了一种所有制,就是比较私有化的一种田制了。
解说:
继鲁国之后,各个诸侯国纷纷“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的浪潮蔓延开来。而此时距离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已将近百年。
张传玺同期:
管仲搞的,这是春秋时代的第一次。各个国家比起来,时间排队,他是第一个搞改革的。
【画面:粟米,管仲塑像,四民分业】
解说:
土地制度的改革很快使齐国“粟如丘山”。然而,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坚定的改革者,管仲的目光早已越过脚下的粮仓,他所眺望的是整个天下。
王志民同期:(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这个齐国的治国方针应该说就是一个追求霸业的过程。
宣兆琦同期:
夫争霸者,必先争人,他就认为民心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还是走向衰弱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解说:
在与齐桓公的一次对话中,管仲意味深长地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所谓石民,就是国家的基本民众。在管仲看来,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是争霸天下的重要基础。
宣兆琦同期:
所以他就采取了分业定居的这种方式。根据职业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居住地,聚族而居。
解说: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孙开泰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研究员)
就是这样来稳定生产基础,一般地不随便迁移,同时在这里边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是寓兵于农的,所以他战斗力也很强。这样一个改革的话,就是对齐国它这个富国强兵是有根本性的作用。
【画面:齐刀币,管仲经商,商贸景象】
解说:
刀,自古便是武力的象征,但在春秋时期,这些外观酷似刀具的青铜却被赋予了武力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威力,它们被称为刀币。而在所有出土刀币中,齐刀币最具特色。
张光明同期:(山东省淄博市文物局 研究员)
齐刀币是从齐桓公左右开始铸造的,是先秦时期最大的、最精美的含铜量最高的刀币。一个国家能铸造那么大的刀币,说明它经济实力的强大。
解说:
那么,在齐国,这些铸造精良的刀币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
张光明同期:
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铜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战略物资,相当于我们的黄金,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特别有它的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大,我们就可以在进行大的贸易当中进行交换。
宣兆琦同期:
文献上有这么一种说法,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完成了雪耻大业之后,他就带着西施啊,漂洋过海来到了齐国,在齐国陶这个地方做买卖,一生啊,是三掷千金,当然,除了范蠡本人的这个条件之外,我认为当时齐国为商人经商提供了非常好的一种环境。
解说:
春秋时代,重农是各国普遍的治国理念,为什么唯独齐国会对商业和贸易如此重视呢?这还要从管仲说起。(白闪)
据说,年轻时代的管仲曾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尽管鲍叔牙给了他诸多帮助,但管仲并没有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不过,那段特殊的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工商和贸易对于迅速积累财富、致使国家富强的巨大作用。于是,一旦为相,便把重商理念变成了国家政策。
宣兆琦同期:
用现在的话说,叫招商引资。比如关税是轻税政策,三十而税一,五十而税一,三十而税一五十而税一就已经很少了,到后来干脆就不收税了。再比如说,外国的商人到齐国做买卖、经商,它规定带一辆车来的小商人,免费就餐。带三辆车来的中等商人,还免费喂养他的马匹;带五辆车来的不但吃饭免费,免费喂养马匹,而且要给他这个商人配三个到五个的服务员。
解说:
这些措施,使各国客商汹涌而至,一个富饶的大国开始屹立于东方。连日后位列春秋五霸的晋文公重耳,继位前都曾在齐国流连忘返,发出“必死于此,不能去”的感慨。
【画面:刀币,齐国复原三维,尊王攘夷】
解说:
当形若兵器的齐刀币转化为不计其数的财富,齐国拥有的是雄视天下的强大。但齐国并没有滥用这种强大。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宣兆琦同期:
这个王指的是周王、周王室,夷指的是当时生活在周边地区的一些少数部族或者民族。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