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位于南京城南地区的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10月18日挂出了一个“大学生求职窗口”,改变了它坚持了几年的市场定位:大学生将和民工一样,在这里为找工作同台求职。
按理说,这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也够狠的,居然把大学生与民工混为一谈了,大学生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要沦为和民工一起抢饭碗啊。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此举,是否有一厢情愿的做秀之嫌呢?
和笔者以及许多网友看法相反的是,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即不是一厢情愿,也不是做秀。经过记者的调查,结果是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坦然接受这样的做法,一位在此求职的大学生直截了当地说:“这没有什么啊,现在工作不好找,要不然我不会到这里来。找不到工作心里急啊,不管到哪里,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就行。”
或许记者只是就地采访的报道难免流于片面,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的话,有可能演变成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隐患。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的338万多出了75万人,增幅达到了22.2%,而自200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几乎每年都以百分二十几的比率增长,如此高的增长率,也就难怪全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了。
当中国的大学变成只要有钱就能上,不得不说,贵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就因此变得名不副实了,这自然不是大学生的错,要说错也是教育产业化的错,是我们过于急切追求国民教育水平尽早脱贫的错。
而整个社会泛大学化的结果,是大学生身价的急速下跌,以至于有企业打出了“500块批量招聘本科生”的广告。但是,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广大的农民来说,依然是潜意识里出人头地甚而高人一等的同义词。
或许,正是这种潜意识的期望与现实的残酷产生了冲突,导致了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落差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们的失望。
无法放下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去面对客观的现实,于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骛远等成了人们形容大学生用得最多的词汇。
现在的城里有许多这样的现象,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辛辛苦苦培养上了大学的儿女,没想到大学毕业以后还得赖在他们身边啃他们的血汗,笔者一位也培养出了大学生的老家亲戚私下底问我:是不是大学生工资太高工厂雇不起啊,要不怎么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我不敢嘲笑他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孤陋寡闻,对于他这样蹬着三轮车帮人拉货的农民工来说,一日三餐远比国家大事要重要得多,就在他问我这个问题的前一天,他已经待业了三四个月的儿子突然对他说:爸,您退休吧,把三轮车让我蹬得了。
我很正经地对我的这位亲戚说:如果你儿子真的愿意,你就把三轮车给他,就算让他体验生活。
必须得说,大学生想找到合适的工作,观念的转变是关键——老调重谈,但十分在理。
连堂堂的北大学子都得回家杀猪了,更何况许多根本不能和北大相提并论的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有一张麻痹自己的所谓大学毕业证书外,简直一无是处,而那张几年前还多少有点炫耀价值的大学毕业证书,现如今早已经贬值得如同一张废纸,只要肯花钱,你想混硕士博士之类的文凭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你要是觉得花钱到大学校园里去混几年浪费青春的话,可以有效率更高的办法,花个几百块,保证有人会一夜之间为你做出一张足以乱真的假毕业证书,北大清华的随便你点,绝对令你满意。
所以,不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恐怕只能一直失业着。
而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让大学生和民工一起求职的做法,显然是在提醒大学生必须勇敢地面对客观的现实。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话叫“思路决定出路”吗,当大学生理清思路,很容易的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上面我那位亲戚的儿子让他老子退休的想法,事实上可以理解为是就业观念趋于理性的大学生开始向农民工“抢班夺权”了。
当大学生和农民工同台求职时,这并非抬举了农民工,也不是贬低了大学生。
广大的农民工或许会抱怨大学生也来抢他们的饭碗,但算了吧,如果大学生们肯放下身架来抢你们的饭碗,从小处讲,这是大学生们的自强自立;从大处讲,这是国家的福音。习惯于任劳任怨做奉献农民工,假如可以留些机会给大学生,那就发扬风格,分一杯羹给他们吧。不管怎么说,同样是扫大街,只要大学生把心摆正了,以他们的学识和精力还有激情,他们绝对要比农民工扫得好,说不定扫着扫着就让他们扫出一条有特色的创业之路来。
而大学生愿意喝农民工奉献的这杯羹吗?是饿着肚子摆清高,还是放下清高找出路,这就要看大学生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