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故乡 法医秦明 狐厂大拷问 金牌调解 绝命毒师 我成了他的班主任

大家都在看

视频信息

简介:柏第是一个憧憬自己能化成飞鸟的少年,在一次打架事件中与艾尔结交为知己,两人于是开始勤做各种飞行的试验。在人、鸟都被杀害的越战前线,柏第体验了战争的残酷,终于因身心不堪负荷成了精神病患,在病院里他始终相信自己是一只自由翱翔的飞鸟…本片根据威廉-霍顿1978年发表的一部招人非议的不寻常小说改编而成,故事以越南战场为背景,片中摄影、配乐核剪接都具有高度的实验性,也使得这部交织于过往记忆和现世惨痛的作品,始终维持著极强的戏剧张力,深具震撼效果。影评:你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个梦,在梦里你会飞了,像鸟一样。你感觉到自己在用力挥动着双臂,就像鸟儿拍打翅膀——而事实上,你根本没有翅膀。在那儿的只是两根细细的手臂。然后,你发现,其实你根本飞不高,离地至多三四米,周围的设施走马灯般地从你身边滑过:街灯、汽车、屋顶,或许,还能遇见一只对你狂吠的狗。你拼命挥动手臂想要飞得高些,可是身体却像失去风力的滑翔机一样越飞越低,最后落到了地上。然后,你醒了。曾经有很多电影让我感动,但那也仅仅是感动而已,艺术化的镜头可以将煽情发挥到及至,可是疏离感无可避免地始终存在着。斯皮尔伯格可以将诺曼底登陆以记录片的真实感展现,但你知道,你只是一个在地球的另一边冷眼旁观的人,即使喷洒的鲜血令你反胃呼啸的子弹声让你耳鸣——你只是在欣赏。直到那一个穿过街道、越过汽车、屋顶还有狂吠的狗的低空航拍镜头出现之前,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刹那间,只觉得缠绕了自己多年的锁链脆响着崩断了,竟忘记这只是一部电影。两个男孩、鸟和战争,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全部,简简单单,最耗成本的也就是出镜一分多钟的军用直升机和一两个丛林里的爆炸镜头,八四年的片子,朴素得让今天的好莱坞感动掉泪。长着一张漂亮面孔的费城男孩Birdy从小向往鸟的生活,直到高中都只有和鸟作伴,直到这个典型自闭加妄想的少年遇见了Al,活泼放浪爱女人的同年校友,于是两人的命运开始不动声色地改变。如果要给这部片子定个性,那该是反战片。你时时刻刻都能够感受到战争(越战)带给人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但它却游离于普通反战片之外,它更是一场人性的救赎,同时又深深透出对现世的失望。整部片子加起来不足五分钟的战争场面,其他的,就是Birdy蹲在冰冷的禁锢室那张苍白痴呆的脸和他与Al一起经历的种种回忆。大量含有隐喻意味的场景描写,穿插着Birdy淡淡的独白,仿佛要进到你的心里,把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恐惧与向往统统勾出来,不再隐藏,无所遁形。以世人的眼光看,Birdy是不正常的,那种对外界的一切毫不在意,眼中只有鸟的世界的执念让人无法理解;而他对飞翔的渴望则已经到了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的疯狂程度,以至于你不时会担心他下一秒钟就会从窗口挥动着双臂一跃而下。就这种狂热而言,中国人可能会说他前生是只鸟,也许以鸟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实在荒谬得可笑,残忍又冷酷。欺骗、谩骂、男人和女人毫无责任地随便交合,还有吃狗。是的,吃狗。在整部片子里仅有的两个以鲜红为基调的镜头之一,就是屠宰场里那一只只被挖去了内脏剥了皮的狗,一边血红的肠子上爬满了成堆的苍蝇。稍微了解西方文化的人都知道,狗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真正的“人类的朋友”,而这样的一个视觉冲击无疑是对人残忍贪婪的一面的揭露,也是导致Birdy最后对人类彻底失望的原因之一。片中重复最多的镜头,是禁锢室里苍白的Birdy木偶一般地蹲在墙脚大睁着眼睛凝望高不可及的窗口和脑海中出现的群鸟纷飞的幻象,还有夜晚他让自己赤身裸体地蹲在床架上一动不动地依旧望着高高的窗子。很显然,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鸟,我觉得这是他潜意识里对现世的离弃,而这种情绪,在回忆中已经多次暗示。片中有Birdy的这样一段独白:“我开始担心我再也不会飞了。跟鸟一样害怕这样的生活,但至少它们有翅膀,它们总可以飞走。”黑暗中,少年脱下了全部衣物躺在地上,金丝雀落在他光洁的背脊上,他轻轻地把它抓在手里,拿到嘴边,放在唇上,印下了一个情人般深情的吻。私以为这是片中最美的一刻。“在梦里,我试着去决定我是什么。当我睡觉的时候我给我自己力量,我寻找飞翔的力量……我用它的眼睛看,用它的翅膀飞,我不再孤独……”梦里,他真的在飞,没有热气球,没有滑翔机,我所见的,只有不断后退的街道、汽车、屋顶,和围栏里冲我狂吠的狗。脱离现实,却有着从未有过的真实感。于是,一切变得不再重要,万物归于纯粹……我的胸中充满了喜悦,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要,只希望一直这么飞下去,永远不要停止…展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