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救市声中 观望延续
主持人:看完了刚才这个小片,你会发现各种声音纷繁复杂,我们的消费者还是只能在迷茫当中继续来看待市场的新变化,听到各种各样的评论,两位评论员一定也关注到在这个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吧?
张鸿:对,上个周末,北京的秋交会看上去很热闹,媒体关注的跟进的也非常紧,而且呢,很多网站也都组织了这种购房团,都号称“万人购房团”。其实呢,根本就没有一万人,但是的的确确成交了一些。我记得有一个大妈她就是来给女儿买婚房的,结婚的房子。她说我不得不买,但是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结婚的话,现在我也觉得现在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买房的时机。所以呢,就是说我们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心底里根本就没有那么热闹。
主持人:从她的内心来讲,可能她还不是特别愿意在这个时候出手买房。
张鸿: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刚性需求。就是她必须得买,但是其实很多人呢,他时间上没那么刚,就是我可以,如果房价还能下跌的话,我还能等等。
何帆:就是这个张鸿说的北京秋季的房交会,我觉得也是实际上是有一点虚火的。它是外表狂热,内心就比较冷漠的。
主持人:对。
何帆:因为我看到有一个国际金融报的报道,说实际上成交量并不是那么多。而且比较蹊跷的是说在这次秋交会上很多房源,它一共有80个项目,其中只有30个项目是在北京,而这里头只有7个项目在五环之内。
主持人:还有海外的项目。
何帆:对,所以外表上看起来了,它是比较热闹的。
主持人:对。
何帆:因为很多参会的这些项目都打出来惊爆价的宣传语。
主持人:但是还是没有让消费者真正动心。
何帆:所以看起来了,与其说这是一个房交会,不如说这是一个集体的打折会。
主持人:与其说是热闹,不如说是看热闹。
何帆:对。
主持人:因为确实我们在各个房交会上看到,看热闹的人很多。但是我就不明白,我们促进房地产市场新的政策,是一波接一波的出台,有的地方政府的这个救市的措施力度还是很大,至少看起来很大。
何帆:对。
主持人:但是为什么消费者还是在观望呢,这种持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鸿: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房价还是太高了。
主持人:买不起。
张鸿:对。
主持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张鸿:尤其是经过最近这两年的大幅的上涨,我们说国际上有一个标准,叫房价收入的这个比。这个比一般国际上标准是3到6倍。就是说你工作3到6年,应该能买得起一套房子。那我有一个同学在一个中小城市里边,他说他03年的时候,一个月是1500块钱一个月,然后他的那个地方的房地产的价格也就1500左右,不到2000元。这样的话呢,他算一下,买一个100平方的房子,大概自己干8到10年,就可以买得起,虽然说这8到10了,可能比国际上通行的3到6要高一点,但是忍一忍,父母给一点钱,还能买。
主持人:至少还能看到希望。
张鸿:但是现在呢,这个经过这几年了,他的工资收入并没有涨多少,但是房价,现在他那个地方的房价已经到5000到8000了。这样算房价收入比的话,就是你不吃不喝的话,也就到了30倍到40倍,就是你30年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个时候就远远背离了和国际上这个标准,我们没法和它比了,没法用这个房价收入比来衡量说这个房价到底高不高,实在高得太离谱了。
何帆:对,这个房价收入,张鸿说的这个房价收入比,它只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不能够从根本上解释老百姓现在的观望心理。因为在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也是,不是特别正常的。但是那个时候,大家在过去10年都是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迭。
主持人:对。
何帆:现在我觉得老百姓的预期已经发现了变化,大家觉得你盯不住了。你至少最近这个情况来看,那么比如说在北京,你的新增的供应量和你的销售量相比来说,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老百姓实际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是现在我们看到媒体上可能吵的比较的热闹,但是老百姓并不认帐的,老百姓还是觉得,你降价才是硬道理。
主持人:老百姓的心声我们不妨从我们此刻网络的留言当中一块来关注和感受一下。我们来看看,这位叫做“河马”的网友说,“政府的所谓救市行动,只能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一些小幅度的政策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房子依旧是买不起,因此呢,房地产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降价,而不是小打小闹的促销策略和骗人的把戏”。我觉得在阅读这些留言的时候,是可以看一看这个消费者这个购买的决心,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的出手。我们再来看一看“秋天来了”,这个网友的留言,他说“让房价理性回归,让利于民是真正的出路”。所以大家对于什么时候选择购房还是有自己的心理判断。
何帆: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澄清一点,因为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人说,包括主要是一些开发商说,说现在楼市不能降,因为你越降的话,老百姓越不买。我觉得这个判断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看到在买房的人里头了,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自己要住房,所以他要去买房。
主持人:对。
何帆:这些人他不是说为了投机的,所以他看到,当你的房价真的是降到能够给他得到实惠的时候,他会去买的。因为不要忘了,在中国的社会里,他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买房就肯定是基本纲领了,你如果不买房的话,在很多地方,你不买房,可能连老婆都娶不到的。所以你只要是房价降了,我想从自有住房的角度来说,他可能是去买的。
张鸿:前一阶段万科的价格也说明了这一点。万科它通过降价迅速回笼资金100多个亿,然后它拿着钱就准备过冬了。所以就是说如果你的价位有一些下跌的话,这些我们说的刚性的需求还是可以来买的。
主持人:那么在阵阵的降价声当中,中国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二位能不能帮我们概括一下。
张鸿:我觉得冬天还没有过去。潘石屹他去了一趟美国,然后回来以后他就说,哎呀,有一种什么呢,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他说如果要是,当然他是盼望着地产商当然是盼望着政府救市的啦。潘石屹说如果政府早救的话,可能就会是一个反弹。
主持人:稳步出现反弹。
张鸿:对对对,出现反弹,现在救市政策出来了,这个就是一个L型的,就是已经迭到这儿了,然后会有一个横盘。股市上有一个说法叫在高位上横的有多长,跌的就有多深,所以我能理解这个撕心裂肺的痛是什么。
何帆:我觉得冬天其实还没有到来,尤其是如果我们看对房地产商来说,我觉得房地产商,我就悲观一点,我觉得现在房地产商可能遇到的不是一个冬天,而是一个冰河世纪,因为对他们来说,很多过去的商业模式,要被迫地要做调整,过去赚钱多容易啊。
主持人:对。
何帆:空手套白狼。但是以后这种魔术,可能都变不了。
主持人:好日子再也不会重现了。
何帆:而且过去的时候,实际上拿土地比较容易。但是以后,我们现在看到,实际上现在中央政府对土地政策还是控制的比较严的。那么还有的话,我们现在看到包括中央政府包括各地政府都在纷纷出台一些廉租房,两限房啊。就是真正来解决那些种低收入阶层来购房的问题,我想这个对于原来,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会有一个打击,因为原来我们只能靠房地产商给我们盖房,现在政府增加了这样的供应,对原来处于一个垄断地位的房地产商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
主持人:我们看到一片的救市声当中,许多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该不该救?还能不能救呢?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
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各大银行态度谨慎,救市难道成了救开发商,是政策误读?还是利益捆绑?《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救市,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看各地纷纷出台的一系列的救市的措施。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最热门的言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开发商,主题词是“哭穷”,其次是消费者,主要的诉求是“降价”,第三个是政府,谈的最多的是“如何救市?”一个市场,三个角色,在开发商和消费者在价格博弈的现状面前,政府作用越来越被大家看中。进入10月,先是多个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措施,而后财政部、国税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也相继出台关于刺激楼市的新政,但是救市最终救的是谁?成了此次衡量政府作用的首要标准。财政部等部门运用的是财政手段,给予百姓的,主要是房屋交易税费的减免,而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方案,也有部分人指责说,这主要是在帮扶不肯降价的房地产开发商。10月,郑州、重庆、长沙、成都、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台了救市措施之后,10月的商品房成交量,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下降。在高房价面前,消费者没有半点对政策买账的意思。除了捂紧自己的钱包,剩下的就是继续观望。进入11月,观望市场不仅是消费者,各大商业银行也加入的观望的行列,这成为了当下中国楼市出现的一道新风景。按照央行的新政,商业银行应该在10月27号之前,完成房贷调整政策的细则拟定工作,但27号当天,没有一家银行出台细则,28号,农行细则上演了紧急召回事件,让更多银行采取了观望态度。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房贷的谨慎态度,代表了银行界对楼市的基本观点,贸然地加入到救市的队伍中,各大银行似乎还没有做好最后的准备。政府部门希望市场繁荣起来,消费者希望房价能降下来。各大商业银行等待着市场平稳下来。只有房地产商希望房价能够继续坚挺,这个冬天救市怎样才能救出一个百姓满意,政府放心的中国楼市,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