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电视
  记者:您对“上学难、上学贵”您有不同看法么?
  陈晓光: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学生与家长,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中学都希望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条件。但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该是说“上好学难、上好学贵”。 这是3月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接受了某媒体记者的采访时说的话,他就教育不公平、上学难上学贵以及如何使老百姓满意谈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详细] [副省长回应:我说的是吉林][评论]

  相关视频:[哥哥无力付学费绑架弟弟 ][贫困女教师卖身供弟上学 ][云南布福贡县小学生飞梭过江为读书]
 
 


  官员:中国看病、上学其实并都不难
  前不久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为看病难和看病贵“把脉开方”,说“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遭遇唾沫飞扬和板砖四起。现在又来了一名副省长说“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上学贵’”。副省长“把脉”,也同样遭遇到唾沫飞扬和板砖四起。“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被称为新的“三座大山”,不知下次是不是又有官员又要说,住房不存在难的问题?——[详细] [评论]
  表面上看,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就像副省长所说的“上好学难、上好学贵”,只是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大 学教育“上学难、上学贵”了。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同样存在着“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比如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籍不能享受义务教育,要读高价书…[点击观看]
  这位副省长说的是错是对,要看他站在哪个阶层说话,如果他站在自己的阶层说这话,那他就一点也没错,但如果站在老百姓这个阶层来说显然就不对。人们不禁要问副省长大人,农民工的子女在长春市读书到底难不难?到底贵不贵?这些问题在您的吉林省如果存在的话,您所说的话负责任吗?…[点击观看] 
  官员认为仅仅是“上好学难、上好学贵”的事实成立吗?让我们先看看吉林省的情况:据《中青报》报道,吉林平均每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18万元,而2004年该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也就是说,供一个大学生需要4个农民1年不吃不喝,这样的收费合理吗?这样的家庭上学容易吗?…[点击观看]
survey
 


  两岸相距一百余米,并无桥梁相连,只有两条钢索横越。这18个8岁至11岁的孩子,在开学日的早晨,用一根尼龙绳和一个滑轮把自己系在钢索上,在嗡嗡的摩擦声中飞快的“溜”过。他们身下,是沸水一样翻腾的江面。接下来的每一个学习日,他们都要用同样的方法,往返于学校和村子之间。三公里外有一座木板吊桥,但学生们从不愿意从桥上过。“等你走到桥上,那就迟到啦。”10岁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每天这些孩子都要进行这种“命悬怒江”的游戏,因为他们知道:知识在大江的另一边——[详细] [评论]
  因家人无力支付高额的学费,甘肃省玉门市黄闸湾乡泽的张敏(化名)竟然绑架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以此要挟家人讨要学费。因为无力支付学费,亲情沦丧触犯法律的故事我们已经看了太多,然而这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上学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言的重压和负担,大学生已经成了一个普通农家最奢侈的花费……[点击观看视频]
   2006年初的大年除夕夜,23岁的乡村女教师徐萍红了眼圈看着满桌一家人。父亲徐恩怀看着女对三个儿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将来你们日子好过了,一定不能忘记你们的姐姐。”这句话勾起了徐萍4年来的酸楚回忆。2002年春节期间,作为长女,她为了筹集弟弟们的学费和偿还家庭的债务而瞒着家人出去卖身…[点击观看视频]
  
  在贵州,哥哥赖小关退学到小煤窑挖煤供弟弟赖关荣完成学业,弟弟走上工作岗位后又帮助哥哥圆大学梦,赖氏兄弟在举步维艰的求学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弟弟要读研究生,就意味着哥哥一走出大学就又要马上扛起家庭的重担,像十多年前一样,重新供弟弟读书。转了一大圈,兄弟俩的接力似乎又要重新开始…[点击观看视频]
 
 
  温家宝在人大上的发言: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点击观看]


总理工作报告:提高教师待遇减免学生杂费 上海取消义务教育一费制 基本实现免费


陈道明出席全国政协开幕会 关注教育问题 李晓林建议 应调整助学贷款和加大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