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视频 > 电视传媒频道 > 三网融合大势已定 > 新闻报道

三网融合12试点深度分析

作者:曾会明 汪海天 吴纯勇 林起劲
2010年07月05日13:38

   问题5:关于手机电视的疑惑

  在6月6日出台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提出IP电视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权归属广电部门管理,以保障信息安全。

  6月22日,华数集团在北京宣布,其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该平台呼号为“华夏手机电视”,可承载百家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机构,并可实现与运营商平台的无缝接入。目前已与300多家内容提供商和30多家电视台建立合作。

  很显然,这里的手机电视业务并非中广传播运营的CMMB广播式手机电视业务,而是2.5G/3G移动通讯网上的流媒体手机视频业务。

  在此,关于手机电视业务有几点疑惑:

  1、流媒体手机视频业务自2005年正式发牌,早已有上海文广、南方传媒(本地)、央视、央广、国广、北京电视台(本地)六家广电单位以及视讯中国、人民网、新华网三家非广电单位陆续获取牌照,并在移动通讯网络上建设了手机视频管理平台开展商用服务。华数的这个播控平台与之前的那几家有什么不同?之前的牌照方在此次三网融合的城市里能扮演什么角色(仅北京一地就集中了多张牌照)?在第一批的十二个城市里没有手机电视牌照的城市又将如何开展手机电视业务?

  2、现在的手机早已今非昔比,移动互联网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移动梦网的围墙花园(Walled Garden)了。别说iPhone及Android操作系统等高端的智能手机了,即使是一款市价不足千元的中低端功能性手机(Feature Phone)也可以随意在Free WAP的海洋里畅游,要是下载一个UC浏览器还可以自由的驰骋标准的互联网,包括看那些只有网络视频牌照的视频网站内容。之前颁发的众多网络视频牌照,实际上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直接通达手机,这些网络视频牌照与早先的手机电视牌照、今年2月颁发的3G手机视听牌照、三网融合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又有何差异?

  目前对互联网电视的监管政策是只允许对接有牌照的内容门户,以此保证内容安全性,而手机变得越来越像电脑,可以直接对接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不知道前前后后的相关管理规定是否会做进一步的明确或调整?

  此外,互联网电视好像目前并未纳入三网融合的框架之内,但实际上与三网融合的相关性很强。随着互联网接入带宽的快速升级,互联网电视与IPTV以及有线数字互动电视在业务形态上将日益趋同,而各自的盈利模式及目前的管理规定都有所不同。未来,或许面临从内容到传输乃至终端的整个产业链洗牌与重组?

  尾声:

  三网融合试点的公布,就像发令枪响起,而选手和赛道还有些模糊。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来源:中广互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责任编辑:王婷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搜狐视频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