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电视
   6月24日广东东莞市领导干部会议传出消息,东莞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红包。此举是受澳门为市民发红利的启发,目的是减轻CPI上涨带来的影响。被列入此次临时补贴发放范围的七类人群是: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一至四级残疾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即家庭人均收入为401-600元的人员),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
    不能享受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待遇的家庭,共包括19种情况。有些颇有意思,如“申报家庭的月人均收入低于界定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高于界定标准的”、“有劳动能力但无正当理由在家待业的”、“拥有、购买非维持家庭最低生活需要的汽车、摩托车、手机、空调、电脑、钢琴等高档消费品的”、“有证券投资行为的”,等等……[详细]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澳门永久居民每人获发5000元应付通胀][上海政协委员建议给全国每人发1000元]

 
 


  东莞向低收入者每人发千元 有手机者不能领
  记者从6月24日召开的东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获悉,市财政将拿出逾1。2亿元向12。2万低收入户籍人员发放红包,范围包括低保对象、五保户、非低保对象的优抚对象、非低保对象的一至四级残疾人、弃婴、已治愈的麻风病人和低保边缘户(即家庭人均收入为401-600元的人员)等七类人群,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据说,在靠近深圳的一些镇,发生了为争红包而导致纠纷甚至打架等事件——[详细] [评论]
  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4月间宣布,拨出逾26亿元盈余还富于民,以缓解高通胀给市民带来的压力。7月起,向所有于今年7月1日或之前持有效或可续期的澳门特区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派发现金,每名澳门永久性居民可获发澳门币5000元,非永久性居民可获发澳门币3000元,预计开支金额约澳门币26亿元同时…[点击观看]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财政预算报告,政府拿出700亿港元采用退税的方式向各阶层“派糖”,中低收入的弱势社群是受惠最大者。届时香港纳税人将在明年年初上缴2007至2008年度税款时可获得75%的退税,上限为2.5万港元,其次,边际税率将保持不变,税阶将从3.5万港元增至4万港元…[点击观看]
  面对物价上涨,大约240万新加坡公民,早在今年的4月30日已经拿到了他们的第一笔增长分红。第二笔增长分红定在今年10月1日发放。增长分红的总额介于100新元(约合人民币500元)至400新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之间。只要是21岁或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便能获得分红,用以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点击观看]
survey
5月份CPI上涨7.7% 略有回落 发改委突袭上调成品油价及电价 周小川:将采取更强硬政策抑制通胀 央行预测:下半年肉价预计回落
 
  正方观点:国家发钱给百姓可减轻通胀
  反方观点:其实是饮鸩止渴
  2007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5.1万亿
 “随着财税收入改革效果的显现,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五年来以比GDP年均高10%左右的比例增长,2007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5.1万亿现在的国库实力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教授胡怡建表示……[详细] [评论]
  13亿人每人1000谁发的起?
 澳门的经验不能硬搬到内地,如果人均1000元,13亿人口的支出太庞大,难以执行,而老百姓也会把钱存进银行,对缓解通胀作用不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认为:还富于民的政策在澳门是有条件的,不宜在内地实行……[详细] [评论]
  2007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长11.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为13年来最快水平,其中2007年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 … [详细] [评论]
  公平性谁来保证?
  北京大学教授霍德明则表示,“给全国每人发1000元”的说法是一种极端的言论,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公平性,如何去区分富人和穷人,是按收入,按职业,还是按年龄?这种想法,经济学家们在一两百年前就讨论过了,不具备可行性…[详细] [评论]
  学者:1000元可以专门发放给穷人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施正文表示,“如果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够理想,通胀对于居民的影响力较大,还是可以考虑使用人均发钱1000元的做法,但是一定不能全发,还是要对贫困人群进行发放。这样可以让穷人收益”…[详细] [评论]
  与其发1000 不如降点儿价
  “可以适当提高低保人群的最低保障线水平以及将低保推广到农村去,来保障补助的实际作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还可以采取降低价格的办法,如给生产企业进行补贴,这样生产的产品可以降低价格。这样特别低收入阶层可受益 …[详细] [评论]
   
 
 


  “社会分红”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经济学上,“社会分红”的概念是由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提出的。早在1936年,米德在《经济分析与政策导论》一书中提出:“国家将从投入社会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获得利润。它可以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分给消费者,将另一部分作为对社会化企业的再投资。”提出类似建议的还有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他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 ——[详细] [评论]
  相比而言,直接给低收入人群发红包,有两个最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发不发不确定,更多取决于地方领导的态度。领导没态度,即便经济水平、生活成本都较高的地区,也未见低保水平有多高。二是所能起的作用不确定。一次性发钱,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只能是短期作用,长期怎么办…[点击观看]
  但消息一出,却引发了舆论的批驳之声——红包为什么只面向“户籍人口”而不是面向全体居民?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一个城市的财富,是由群体共同创造的,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的财政红包自然应该有外来人口的份,但换个角度看,这样的质疑又有些苛刻,受财力有限的制约,发红包无法面面俱到…[点击观看]
  东莞如能从先给低收入市民发红包积聚经验,进而向“全民红包”的目标挺进,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向困难群体派发红包,东莞是内地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既然是第一次,我们就不要对它求全责备,而要多一点呵护和宽容。只有东莞把这个“螃蟹”吃好,吃出经验,才有可能在全国被复制…[点击观看]